是夜,乌云密布,不见月华

    坤宁宫早已布满了大红宫灯,照的是亮如白昼。饭桌边,朱标和朱橚哥俩正在那里小声交谈着什么。朱元璋则低头逗弄着怀里的大孙儿,不时一阵阵清脆的笑声传出。暖炉中散发的一股股灼热,使得整个大殿充满了暖意。

    “橚儿,你这次回京可是没有提前告诉咱啊!”朱元璋将大孙儿放到旁边的软凳上放好,这才看向朱橚。

    朱橚听了连忙站起来,支支吾吾,就是说不出话来,他对老爷子那是相当害怕的。毕竟,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和朱元璋逗闷子的。

    见五弟被吓到了,朱标不由开口解围“父皇,老五这次回来也是事出有因的。”说着看了一眼大儿子朱雄英,见他的眼睛滴溜溜乱转,这才继续说道“太子妃怎么也是他的嫂子,而且又一直长在宫里,对几位弟弟颇有照顾。自古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如今太子妃薨了,回来祭拜一下也是应该的。不止老五,老二和老三也来了信儿想回来,只不过儿臣还没和您说呢。”

    朱雄英听罢,眼睛不再乱看了,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常氏。那是个永远都护着自己的女人,温婉,善良。虽说自己一直在坤宁宫住,可每日睡醒都能见到她,没事儿总喜欢摇着一个拨浪鼓逗他开心。可现在却再也见不到了,他没娘了…

    想着想着,不由的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朱元璋狠狠的瞪了朱标一眼,忙伸手将他抱了起来“喔…大孙儿,不哭哈,爷爷在这呢。你爹不听话,咱帮你打他!”说完伸手就在朱标的肩上不轻不重的锤了两下。又是逗又是哄的,好半天,总算是让朱雄英笑起来。朱元璋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行了,既然回来了咱也不再多说了。虽说你大哥找理由替你推脱,咱也不能轻饶了你。晚上回府后,抄孝经十遍,什么时候抄完了什么时候再出府!”

    这时朱雄英想起下午和奶奶说的,让叔叔们回京的事。忙跳下凳子,小大人一般似模似样的对着朱元璋一稽到底,然后很是郑重的道,“爷爷,孙儿有事启奏。”

    这一套小操作,把朱家三人看的是目瞪口呆,尤其是朱元璋,更是哈哈大笑。然后整了整面容,神情严肃的看着他“说吧,咱听听你有何事!”

    “爷爷,这《周书·谥法》有云: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左传·文公二年》也说,孝,礼之始也。就连《贾子道术》也说了,子爱利亲谓之孝。咱们大明朝的读书人和百姓也都都恪守本分,孝敬父母,所以孝是最好的品德。二叔、三叔和平安叔、沐英、李文忠这些叔叔们也是想要进孝的。却因之蕃和后宫不便而无法得愿,如今即将新年,爷爷不妨将他们召回,既能圆了他们的心意,还能让奶奶欢喜,一举双得哇。”话音刚落,满殿寂静。朱家爷仨定定的看着朱雄英,神态不一。朱元璋惊喜满满却又惊疑不定,朱标眉头紧蹙不知在想什么,朱橚则楞在当场,脑中一片空白。这整个下午他都在坤宁宫,可没人教他啊,这四岁的小家伙是如何做到的?

    “大孙儿,爷爷问你,你刚才说的,是谁教你的?”

    “啊?”朱雄英一呆,“没人教孙儿啊!孙儿就在这坤宁宫里,哪有什么人教我。”说完又走上前摇晃着朱元璋的大腿“行不行啊爷爷~你就答应我吧~”

    朱元璋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朱橚,然后忙将朱雄英抱起来“行!爷爷答应你了!明天咱就下旨,让老二老三还有你那些叔叔们都来宫里过年!”

    朱标见老爷子这就应了下来,虽然惊讶儿子的分量,可还是忙说“父皇,二弟和三弟都是亲王,出行动挪上千人。这沿途的地方和驿站肯定所耗甚多,如今我大明建国十余年,国库本就不足,这……”剩下的话他没说,不过意思非常明确。现在国库吃紧,可不能负担两个亲王的排场了。

    朱元璋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嗯~老大说的有理。国库的钱都是百姓在地里一点一点刨出来的,随意挥霍那是要遭雷劈的!咱可做不了这种生儿子没屁眼子的事!咱看啊,他们就应该轻装简行,不得惊扰地方。这一路所用,全让他们自己担着!咋,这进孝总不能还让老子出钱吧?老五,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朱橚忙说道“父皇说的极对,就该二哥和三哥自己出。”

    “行了,那就这么着吧!老四明天到是吧?说起来等过了年,他也该去之蕃了!往后你们再见也不太容易,趁着这时候,也都好好聚聚,亲近亲近!”

    “好的父皇!”

    “是!”

    朱标和朱橚对视一眼,双双答应了下来。

    正在这时,脚步声由远及近,几人同时看去,就见马皇后领着侍女每人都端着两盘冒着热气的饺子走了进来……

章节目录

大明风华:我爷爷是朱元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行于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行于野并收藏大明风华:我爷爷是朱元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