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再给国库捐十五万两!王景弘抵达太原:人……麻了!【求数据】(2/3)
华夏古代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停滞的。
主要靠的是农业。
所以他完全有这个自信。
在场的人,哪怕是这些乡绅。
也没有人在经济上懂得比自己多!
“好!非常好!”
朱棡松了口气,咧嘴一笑。
这就是人才的价值啊!
否则事事亲力亲为,那还不累死自己?
不过想到了什么,还是赶忙开口。
“对了,咱们这次吸筹一共是一百五十万两白银。”
“你即刻清点清楚,然后拨出十五万两白银。”
“立刻交给孙公公和董公公,并且派出我们晋王府的侍卫。”
“押送回应天!”
“以我晋王的私人名义,捐给国库!”
“记住,要快!”
“最迟明晚,我要这十五万两雪花银。”
“就能摆在我爹面前!”
啊?
十五万两白银。
就这么捐了?!
别说是张咏听了都一阵心里滴血。
就是孙公公、董公公都惊了!
这一出手。
就是整个府一整年都比不上的税收啊!
他们愈发庆幸及时扭转了局势。
不然要真的让晋王误会。
和皇上产生了间隙。
那国库得少多少钱啊!
他们,可就成了罪人了啊!
而且,最重要的是!
光是押送十五万两白银回京。
那都是绝对的殊荣啊!
说不定皇上一高兴。
他们可就红了啊!
“咱家,替大明朝廷,感谢小王爷的慷慨捐赠!”
孙公公和董公公反应过来,顿时激动万分。
纷纷冲着朱棡深鞠一躬。
这会儿功夫,一共整整三十多箱白银。
全都被职工们抬到对面银行中贴封条去了。
等到孙公公、董公公跟着张咏也去了银行。
福伯回来了,带着几十张存款银票。
逐一分发给在场存款了的乡绅们。
顿时一个个都笑的仿佛狗尾巴花一样灿烂。
毕竟一个个全都是存款万两起步!
这利息一年就是三百两啊!
现在这营商环境不行了。
一年要赚三百两,可真不容易啊!
现在好了,躺着都能赚钱了!
只剩下黄为仁憋屈郁闷到了极点。
这特么都什么事儿啊!
布政使到底怎么给皇上说的啊!
现在不仅不削藩了。
怎么感觉晋王越发展越壮大了呢!
“黄知府、黄知府?”
突然耳边传来的呼唤声,让黄为仁猛地惊醒过来。
一抬头就看到了朱棡那张坏笑的脸,顿时一个激灵。
他、他又要做什么?!
……
王景弘是中午到的。
也算是快马加鞭赶来的,比董公公只稍微慢了一点。
毕竟皇上这么着急,他要是还敢慢悠悠的。
那不是找死么。
一整个下午,他都穿着粗布麻衣,跟太原县里的百姓聊天。
东家聊完,西家聊。
两个时辰后,天快黑了。
他也总算是得出了一个震惊的结论。
那就是:
百姓们将晋王当做青天日月!
甚至有的百姓已经琢磨着要给晋王立像了!
就差没当街山呼万岁了!
如果说百姓对晋王推崇备至。
那一定是晋王做了很多惠民利民的事情。
但太原县那些富豪、乡绅,居然也一个个都对晋王也同样极为尊崇!
这、这到底什么情况?!
难道乡绅赚了钱?
百姓也赚了钱?
而晋王能捐给国库8万2千两白银,那一定是也赚了钱!
那特么到底钱从哪儿来的?
到底赚的是谁的钱?
总不能……
赚的是朝廷的钱吧?
王景弘一哆嗦,但还是立刻将所见所闻。
不加任何自己的分析。
原模原样的写了一封密函,用飞鸽传书送去应天。
然后打听到晋王这会儿还在府衙门外在说什么贷款的事情。
赶忙跟着人流挤了过去。
还不忘按了按自己头上的斗笠……
……
应天,皇宫,御书房中。
朱元璋在早朝过后,整整一个下午,他除了日常处理国务。
就是在等王景弘的消息。
算时间,估计王景弘是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要靠的是农业。
所以他完全有这个自信。
在场的人,哪怕是这些乡绅。
也没有人在经济上懂得比自己多!
“好!非常好!”
朱棡松了口气,咧嘴一笑。
这就是人才的价值啊!
否则事事亲力亲为,那还不累死自己?
不过想到了什么,还是赶忙开口。
“对了,咱们这次吸筹一共是一百五十万两白银。”
“你即刻清点清楚,然后拨出十五万两白银。”
“立刻交给孙公公和董公公,并且派出我们晋王府的侍卫。”
“押送回应天!”
“以我晋王的私人名义,捐给国库!”
“记住,要快!”
“最迟明晚,我要这十五万两雪花银。”
“就能摆在我爹面前!”
啊?
十五万两白银。
就这么捐了?!
别说是张咏听了都一阵心里滴血。
就是孙公公、董公公都惊了!
这一出手。
就是整个府一整年都比不上的税收啊!
他们愈发庆幸及时扭转了局势。
不然要真的让晋王误会。
和皇上产生了间隙。
那国库得少多少钱啊!
他们,可就成了罪人了啊!
而且,最重要的是!
光是押送十五万两白银回京。
那都是绝对的殊荣啊!
说不定皇上一高兴。
他们可就红了啊!
“咱家,替大明朝廷,感谢小王爷的慷慨捐赠!”
孙公公和董公公反应过来,顿时激动万分。
纷纷冲着朱棡深鞠一躬。
这会儿功夫,一共整整三十多箱白银。
全都被职工们抬到对面银行中贴封条去了。
等到孙公公、董公公跟着张咏也去了银行。
福伯回来了,带着几十张存款银票。
逐一分发给在场存款了的乡绅们。
顿时一个个都笑的仿佛狗尾巴花一样灿烂。
毕竟一个个全都是存款万两起步!
这利息一年就是三百两啊!
现在这营商环境不行了。
一年要赚三百两,可真不容易啊!
现在好了,躺着都能赚钱了!
只剩下黄为仁憋屈郁闷到了极点。
这特么都什么事儿啊!
布政使到底怎么给皇上说的啊!
现在不仅不削藩了。
怎么感觉晋王越发展越壮大了呢!
“黄知府、黄知府?”
突然耳边传来的呼唤声,让黄为仁猛地惊醒过来。
一抬头就看到了朱棡那张坏笑的脸,顿时一个激灵。
他、他又要做什么?!
……
王景弘是中午到的。
也算是快马加鞭赶来的,比董公公只稍微慢了一点。
毕竟皇上这么着急,他要是还敢慢悠悠的。
那不是找死么。
一整个下午,他都穿着粗布麻衣,跟太原县里的百姓聊天。
东家聊完,西家聊。
两个时辰后,天快黑了。
他也总算是得出了一个震惊的结论。
那就是:
百姓们将晋王当做青天日月!
甚至有的百姓已经琢磨着要给晋王立像了!
就差没当街山呼万岁了!
如果说百姓对晋王推崇备至。
那一定是晋王做了很多惠民利民的事情。
但太原县那些富豪、乡绅,居然也一个个都对晋王也同样极为尊崇!
这、这到底什么情况?!
难道乡绅赚了钱?
百姓也赚了钱?
而晋王能捐给国库8万2千两白银,那一定是也赚了钱!
那特么到底钱从哪儿来的?
到底赚的是谁的钱?
总不能……
赚的是朝廷的钱吧?
王景弘一哆嗦,但还是立刻将所见所闻。
不加任何自己的分析。
原模原样的写了一封密函,用飞鸽传书送去应天。
然后打听到晋王这会儿还在府衙门外在说什么贷款的事情。
赶忙跟着人流挤了过去。
还不忘按了按自己头上的斗笠……
……
应天,皇宫,御书房中。
朱元璋在早朝过后,整整一个下午,他除了日常处理国务。
就是在等王景弘的消息。
算时间,估计王景弘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