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的美军希望打出一场漂亮的防守反击,结果却因为自身的一系列疏漏导致反击时配合不到位、部队发生脱节,反被德军抓住时机吃掉了一部。

    整场战役历时八天七夜,美军第1集团军死亡三千多人、负伤一万有余、另有五千多人被俘,损失坦克百余辆、各种载具汽车八百多辆。

    而作为防守方的德军却只有三千多人的伤亡总数,损失坦克几十辆、汽车两百多辆。

    这场战役可以说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美军打怕了,再不敢那么乐观与自信。

    防守反击?拜托,防线能守住就感谢上帝了。

    周长风盯着地图沉吟道:“你们有没有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打算?美国人接下来只会不断增兵,伊比利亚半岛这个地形如果部署一两百万军队就无法整体撼动了,那样的话就又要上演欧战的对峙。”

    哈拉德中将摇了摇头,回答道:“可能性微小,经验告诉我们在多山的丘陵地形发动快速攻势的效果是很差的,推演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也许可以击退美军30到50公里,但这是极限。”

    “这样啊,那……对峙应该会持续挺久,英美的战略企图大概是在几条战线上积累兵力,然后展开多线进攻。”说着,周长风伸手在葡萄牙、意大利、挪威上指了指。

    “好消息是这些地方都不适合快速推进,他们会吃尽苦头的。”哈拉德中将不以为意,语气自信,“他们想和所有欧洲人民抗衡吗?这是不可能的。”

    二人对着地图交谈了一会,推测多线作战所需的庞大人力与物力即使对美国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

    更别说他们还要同时照顾太平洋战场,这才是真正的多线作战。

    哈拉德中将忽然神神秘秘的说:“我们正在研究航母在大西洋作战的方式,也想尝试建造一些适合我们(国情与需求)的航母,如果你们愿意提供帮助,我们可以回馈一些不错的东西。”

    闻言,周长风不动声色的思索了几秒,猜测道:“航母?难道是用来进行破交作战?”

    “海军部队提出了这个想法,战争委员会支持他们。英国人的反潜力量越来越强大,因此他们希望能开辟一条新的道路——通过其它方式来破坏海上运输。”

    “这挺大胆的,大西洋浪高、雾多,而且要长时间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作战,要自带很多燃油。”

    潜艇与反潜的对抗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就像甲弹对抗一样。

    工人海军在努力提高潜艇的隐蔽性与攻击手段的同时,也在考虑换一条殊途同归的赛道。

    因为德社不像历史上受凡尔赛和约而导致造舰产业上游与下游皆凋零萎缩,所以在建造大型战舰这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既有底子又有需求,于是有人提出了远洋破交航母的主意。

    相比起传统的破交舰,航母能够从更远距离发起攻击。工人海军认为,虽然航母舰载机的起降会更大程度的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但自身也更为安全,这样的一得一失是可以接受的。

    去年的主力舰破交作战虽然战果丰硕,可自身的损失也相当惨重,尽管大家都清楚战争必定会有损失,但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

    尤其是时代已经大变,英国人可以利用航母舰载机来搜索、追踪、攻击己方的破交舰,而不是从前只能依靠高速主力舰。

    正因如此,马、恩这两艘新锐的战列舰迟迟没有投入大西洋破交作战行动中——实在是舍不得,风险太大了。

    工人海军希望设计建造一种排水量2.6万吨、最大航速达34节、续航里程达18000海里、载机量30架的特殊航母,能够在得不到补给的情况下长时间作战。

    因为自身在航母设计建造方面毫无经验,所以要寻求技术支持来加快进度。

    现在才开工会不会太迟了?最快也要两年,那时候都四三年了。周长风在心里嘀咕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顾客是上帝,爱咋地咋地,只要付钱就好。

    他点点头,很肯定地说道:“指导造船这个事好说,不成问题,就是不知道中将伱所谓的‘不错的东西’是什么?”

    哈拉德中将自信满满的给予了答复,充当翻译的克莉丝一字一句、十分严谨的翻译道:“一种集成的火力导引电探,一种自带解算机构的高射炮指挥设备,全都是列装不到半年的先进利器。”

    FuMG62型火控雷达经过改进,现在可以被单独部署用于野战防空,通过一套交互系统和高射炮指挥仪联动。

    Kommandogert40型射击指挥仪则是一种将光学测距仪和机械火控计算机集成的设备,重达1.6吨,它可以精确测量目标的距离、方向、高度,然后迅速解算出高射炮的仰角和方位角。

    【配图】

    二者相结合,火控雷达或光学测距仪都能够用于追踪来袭目标,在锁定以后,机械计算机生成射击诸元,这些数据立刻就能通过电缆传输给相连接的每一门高射炮。

    心中窃喜的周长风故作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后明余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宁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神州翰林院的宁海并收藏后明余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