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从高位跌下的掌墨师,适应得倒还算顺利。毕竟对比起平浪王和河滩娘娘,它们连适应的机会都没有。

    这日,他正在鬼不叫河段巡视,一只溺死鬼匆匆而来,脸色煞白的拱手道:“掌墨师大人,山君大人有请。”

    掌墨师连忙问道:“发生了何事?”

    那溺死鬼道:“小的不知,不过,听说山君神色颇为凝重。”

    一句提点,令掌墨师心中咯噔一下,连忙丢下表演之举,风驰电掣赶回城中。

    他刚刚踏入小院,便见小云山君正坐在大堂里胡吃海塞,瞧样子就像十年未食一样。

    “侍诏掌墨师拜见山君大人!”

    “琰城香火已定,山神大人欲论功行赏,你且拟个名单……嗝……准备明日随本君拜见山神大人。”

    小云山君边吃边说,姿态一如既往的高傲,只是眉眼间的凝重恍如冬日湖水,烈阳不化。

    掌墨师心中一惊,连忙应下,随即告辞离去。

    不出意外,这件事在克茂仙家之间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忧心忡忡,有人跃跃欲试。

    名单不限人数,掌墨师可不敢随意添加,因此斟酌又斟酌,这才交予小云山君过目。

    小云山君瞧了一眼,随喜好随意划去几人,又添了几人,最终定下人选。

    人不还踵,日不移晷。

    兔升乌坠,一夜未眠的掌墨师,连夜安排好轮值人选后,带着七八名妖邪,跟在小云山君身侧,风驰电掣赶往寿山。

    路过寿山神庙时,瞧着那高耸入云的神像,掌墨师只觉恍如目睹真神,心中愈发忐忑。

    以前听闻寿山神庙之事时,心中虽然惊讶,但并不彷徨。

    毕竟施展此神迹者,非寿山山神。

    然而自从见了小云山君逞威之后,他才意识到,能得如此神迹祝贺,寿山山神又岂是易与之辈?

    如今不过半个月,便横扫克茂琰城,可谓凶威赫赫,教人惶恐。

    在胡思乱想中,掌墨师随小云山君登上寿山主峰之巅。

    此时,琰城仙家已然齐聚一堂。

    相较于克茂城不过七八名仙家,琰城来得人可就多了,细细一数,不下二十位。

    也对,琰城未遭大劫,各路香火话事人基本都保存下来,如今又投靠红莲护法堂和三仙堂,岂有排除在外的道理?

    因此无论香火几何,只要有一支香火,也得带来。

    双方人马见面自然是百感交集。

    琰城瞧着克茂人丁单薄,心有戚戚,庆幸不已。

    幸亏没碰到小云山君,不然谁也无法肯定自己会是这余下的七八人之一。

    克茂见琰城羡慕之余,又莫名自带几分傲气。

    咱家小云山君,一瞧就是山神麾下得力干将,跟着如此大人物,前途不可限量。

    双方在相互怜悯中,入席列坐。

    所谓的席位,仅仅是一张张草蒲团罢了,场面多少显得有些寒酸,看起来还不如一些仙家私邸显得气派。

    不过,有小云山君逞威在前,自然无人敢面露异色。

    至于心中怎么想,那就没人知道了。

    “懒读经文求作佛,愿攻香火觅升仙。”

    在等待中,一声略显稚嫩声音传来,众仙家循声看去,便是一惊,只见一位稚嫩童子不知何时出现在众人身后,一边吟诗,一边迈步而来。

    那与寿山水乳交融的气息,令众仙家见之恍然,亦心生惊愕!

    他们瞧着神庙雕像巍峨通天,寻思着寿山山神定然不俗,怎料竟是稚子模样?

    简直出人意料。

    肤浅之辈,心中揶揄不已,真是缺什么,强调什么;

    心细之辈,已然琢磨起山神开场诗句,欲从中一探山神喜好。

    “弟子黄不语,拜见山神大人。”

    黄不语率先越众而出,叩首参拜,引来众人纷纷效仿随同。

    其弟子之称,亦令不少有心人讶异莫名。

    “起来吧!”

    莫川走到山巅边缘盘膝而坐,若乘风而起,亦巧借着高耸山势,居高临下一扫众仙家,面无表情。

    “承邺水枯,水运不再,寿山镇民多有礼祈祭祀。东玉河神,乃本神兄长,多有抱怨承邺仙家不守规矩,霍乱东玉。”

    “本神公享镇民香火,私为东玉愚弟,岂能袖手旁观?”

    “如今承邺河两岸一扫邪佞之气,多亏诸位仙家鼎力支持,理该论功行赏。”

    莫川随口扯了个由头,提起话题。

    声落,立即引来一众仙家马屁。

    什么“为山神分忧,此乃弟子之福分!”、“食君禄,担君忧,此乃理应之义,岂能邀功请赏?”、“山神大义……”等等。

    现场热闹非凡,一个个口中谦虚的不得了,眼神却火热如阳!

    一个个直勾勾盯着莫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咬一口阳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咬一口阳光并收藏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