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手法的名称你总知道吧”

    战智湛开始并不理解柳老师为何对这些形式这么重视,进而恍然。她是要现买现卖呀,显摆自己学识渊博。好在这些名字容易记忆,战智湛又板着手指说起了二十四种手法的名字。

    柳老师眉头一蹙,说道:“我明白了!杨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那些学生练合适吗”

    战智湛笑道:“合适!合适!再合适不过了!由于杨氏太极拳练法简易,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扑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因此深受广大老百姓热爱。老百姓练杨氏太极拳的非常广泛。”

    说着,战智湛开始由“预备式”练了起来。“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式”等等,一个个招式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一套太极拳练完,战智湛脸不红气不喘,只是额头微微见汗。

    柳老师很认真的看完战智湛演示《杨氏太极拳》八十五式,她沉思起来,居然忘记了鼓掌。半晌,柳老师才心事重重的说道:“看起来这《杨氏太极拳》八十五式是比《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复杂很多了,我的学生的体能能吃得消吗”

    战智湛答道:“这个倒不必担心。《杨氏太极拳》八十五式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要是初学的人,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既适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者作为疗病和保健的手段。”

    战智湛犯了给人讲课的瘾,他也不管柳老师是不是能听得懂了,就像他爹给他讲拳理一样,口若悬河、吐沫横飞、滔滔不绝地白话起来。讲了半天阴阳相济,阳消阴生,独阳不生,孤阴不长之后,理顺了气息说道:“行功走架,速度均匀,是《杨氏太极拳》的独到之处。虽然个别动作可以做到稍快一点,但从总体上说好似行云流水。即便是‘转身摆莲’和‘转身左蹬脚’等动作,也仍然强调速度均匀。这就要求动作转换时徐徐地倒换重心,轻起轻落,点起点落,快慢始终如一,而不主张‘快慢相间’。‘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嘛。”

    “唉呀妈呀……这也忒麻烦了!这拳理一听起来我的脑袋都要炸了。”柳老师嘴中嘀咕着,似乎是不死心,又问战智湛:“那‘周身圆活连贯’怎么理解呀”

    战智湛回答道:“太极拳中的‘圆’是说太极拳所有的动作都走弧形的半圆。‘活’是说动作不呆滞。上下相随,步随身换,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随之而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太极之圆犹如一个三维空间的球体,触动任何一个点都会引起整个球体周身的转动和移位,挨着何处何处转。连贯,是动作之间衔接非常紧密,没有明显的断档现象,如行云流水,滔滔长江波浪,连绵不断。”

    说到这里,战智湛开始连说带比划:“柳老师你瞅着,就像‘左搂膝拗步’接‘手挥琵琶’一势,当搂左膝推右掌时,随着右掌小指领劲侧掌前送的同时,随身体前移的惯性,右脚跟自然抬起,向前跟进半步,就进了‘手挥琵琶’的开始。拿这个动作的起承转合来说,‘左搂膝拗步’的‘合’同时又是‘手挥琵琶’一势之‘起’,动作必须连贯自然。”

    柳老师点点头,说道:“‘周身圆活连贯’我懂了。那‘动作松柔缓慢’呢”

    “这柳老师学起太极拳来也是这样如饥似渴的,真是一个难得的学武材料,可惜呀……”战智湛暗自嘀咕到这里,还是说道:“《杨氏太极拳》拳架中没有像《陈氏太极拳》的弹抖,跳跃,震脚等明显的刚猛发力动作,形成了自己的大松大柔的独特风格。这是增加功力由松入柔,运柔成刚的独特练法。也是老少咸宜的强身健体之法。这种大松大柔,绵里藏针的行拳走架风格,也符合道教鼻祖老子柔弱胜于刚强,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章节目录

荡涤魑魅除魍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靰鞡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靰鞡草并收藏荡涤魑魅除魍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