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闲半个月后在蒙州登基的消息传来,让大凉各地为之震动。
许多人都趋之若鹜,毕竟,这次的登基,是打着苏闲是下一任凉皇的旗帜,不仅得到苏祁安等几位皇族人员的支持,手中更有先皇遗诏。
加上连第一世家的黄家,都千里迢迢而来,四处奔走,这身份的正统性,是有很大的可能。
而且消息的传播开来,北边的苏泰也只是口头的怒斥苏祁安的卑鄙无耻,实际上并未有太大的行动,而南边的越王苏康,却是默不作声,没有任何反应。
据说是为了赵州战事,无法分心。
这之中有多少水分,怕也只有当事人清楚,无论这时大凉各地如何震动,从目前反应来看,那位先皇最小的幼子,有很大的可能,是真正的凉皇。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后面的半个月,四州之地涌来了许多文人学子,甚至还有许多百姓。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投奔效忠苏闲,也想为自己博得一些功名,想建功立业。
虽知他们的到来,肯定不会直接被奉为座上宾,这不现实,但起码给了他们一个走上仕途的机会,参加四州的科举,要么去贤才馆试试。
而那些普通百姓,没有文人的才华,但能够参军入伍,只要通过考核,就能成为军队的一员,也能给他们提供建功立业的机会。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想闯一闯,证明自己的能力,单纯就是想找个安全的地方生活着。
大凉各地动乱不安,基本上已经成了三分天下,而在这愈发紧绷的态势下,思来想去,还是永川王的四州之地,更加安全一些,否则,也不至于让第一世家都慕名而来。
而这便是黄家的价值,有他的带头,自然吸引了无数的能人志士,哪怕就连普通的百姓,都陆续而来。
虽然苏泰、苏康对苏闲的登基,并未造成多大的干扰,但当地的人才以及百姓的逃离,他们还是第一时间派兵制止。
二人能统治几州不乱,自然有他们的实力和手段,就算苏闲是下一任的凉皇继承人,也不可能出现天下归心的场景。
而二人的阻止,不过是为了防止后面会发生大规模的逃离而已,毕竟,有人带头,倘若不阻止,默默放任,那在百姓心中,就是一种变相的默认,那便怪不得百姓会出现大规模的叛逃。
二人出手的效果,很显著,在事情发生的两三日,出逃的人数起码少了一半左右。
本身他们的治理就不差,而且都是本地人,并未出现什么家族破害,亲人死绝的现象,日子也算过得去,何必千里迢迢的跑到蒙州。
而且对这位新任凉皇性子如何,谁又说的清楚?况且这位凉皇如此年幼,大权基本上都在永川王的手里,在加上第一世家的黄家参和,这局势便更复杂了。
只要稍微思虑一番,就很清楚,哪怕他们这些普通百姓去了,也不会对他们有太大的改变。
那些不惜一切代价去的人,无非是在当地郁郁不得志,想要有一番作为,外逃也是为了碰碰运气,至于当地百姓,都是日子过不下去,家族亲人被盗匪杀了,基本上成了孤家寡人,为了活命,这才逃离。
说起来,这么热闹的外逃中,还真没发现有拖家带口的,即便有,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这种外逃,看似愈演愈烈,但大部分都是噱头,只要二王及时出手,对他们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
这点,不仅二王清楚,就连苏祁安也很清楚。
他并不指望因为苏闲的登基,能让天下归心,倘若苏闲的登基真有这般能力,也不至于几位王相互合作,共同讨伐对方了。
但这么做,起
码能够像外界传递一个信号,他苏祁安的四州之地,才是承继大统,是顺应天命,这样一来,日后对外所做任何事,都是名正言顺。
现在的天下百姓,还无法全部归心,也能理解,但只要时间久了,他们确定了正统的合法,在陆续的对外讨伐。
总有一天,定会迎来各州百姓的归顺,毕竟,现在的天下百姓,对苏凉皇室还是认可得,这便够了。
而这些自愿归顺投靠的各州之人,都不用苏祁安出手操心,基本上都被黄子澄给接手了。
他接手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的出现,才带动了各州的有识之士的前来,为了管理方便,故名正言顺的接手,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十殿下。
黄子澄的这番话,苏祁安没有反驳的意思,点点头认同,很自然的将这事交给了黄子澄。
本来,对这事苏祁安就没有操心的意思,他当然知道黄子澄的用意,无非是将尽快组建他的班底,好为苏闲的登基提供支持。
毕竟,整个四州之地主要的位置,都是苏祁安的人,就连四州之地的各种机构,都是苏祁安一手安排的,想要和他做斗争,没有自己人可不行。
可以说,黄子澄来到四州后,是千方百计的想组建自己一派的人马,无论是接收前来投奔之人,还是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多人都趋之若鹜,毕竟,这次的登基,是打着苏闲是下一任凉皇的旗帜,不仅得到苏祁安等几位皇族人员的支持,手中更有先皇遗诏。
加上连第一世家的黄家,都千里迢迢而来,四处奔走,这身份的正统性,是有很大的可能。
而且消息的传播开来,北边的苏泰也只是口头的怒斥苏祁安的卑鄙无耻,实际上并未有太大的行动,而南边的越王苏康,却是默不作声,没有任何反应。
据说是为了赵州战事,无法分心。
这之中有多少水分,怕也只有当事人清楚,无论这时大凉各地如何震动,从目前反应来看,那位先皇最小的幼子,有很大的可能,是真正的凉皇。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后面的半个月,四州之地涌来了许多文人学子,甚至还有许多百姓。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投奔效忠苏闲,也想为自己博得一些功名,想建功立业。
虽知他们的到来,肯定不会直接被奉为座上宾,这不现实,但起码给了他们一个走上仕途的机会,参加四州的科举,要么去贤才馆试试。
而那些普通百姓,没有文人的才华,但能够参军入伍,只要通过考核,就能成为军队的一员,也能给他们提供建功立业的机会。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想闯一闯,证明自己的能力,单纯就是想找个安全的地方生活着。
大凉各地动乱不安,基本上已经成了三分天下,而在这愈发紧绷的态势下,思来想去,还是永川王的四州之地,更加安全一些,否则,也不至于让第一世家都慕名而来。
而这便是黄家的价值,有他的带头,自然吸引了无数的能人志士,哪怕就连普通的百姓,都陆续而来。
虽然苏泰、苏康对苏闲的登基,并未造成多大的干扰,但当地的人才以及百姓的逃离,他们还是第一时间派兵制止。
二人能统治几州不乱,自然有他们的实力和手段,就算苏闲是下一任的凉皇继承人,也不可能出现天下归心的场景。
而二人的阻止,不过是为了防止后面会发生大规模的逃离而已,毕竟,有人带头,倘若不阻止,默默放任,那在百姓心中,就是一种变相的默认,那便怪不得百姓会出现大规模的叛逃。
二人出手的效果,很显著,在事情发生的两三日,出逃的人数起码少了一半左右。
本身他们的治理就不差,而且都是本地人,并未出现什么家族破害,亲人死绝的现象,日子也算过得去,何必千里迢迢的跑到蒙州。
而且对这位新任凉皇性子如何,谁又说的清楚?况且这位凉皇如此年幼,大权基本上都在永川王的手里,在加上第一世家的黄家参和,这局势便更复杂了。
只要稍微思虑一番,就很清楚,哪怕他们这些普通百姓去了,也不会对他们有太大的改变。
那些不惜一切代价去的人,无非是在当地郁郁不得志,想要有一番作为,外逃也是为了碰碰运气,至于当地百姓,都是日子过不下去,家族亲人被盗匪杀了,基本上成了孤家寡人,为了活命,这才逃离。
说起来,这么热闹的外逃中,还真没发现有拖家带口的,即便有,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这种外逃,看似愈演愈烈,但大部分都是噱头,只要二王及时出手,对他们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
这点,不仅二王清楚,就连苏祁安也很清楚。
他并不指望因为苏闲的登基,能让天下归心,倘若苏闲的登基真有这般能力,也不至于几位王相互合作,共同讨伐对方了。
但这么做,起
码能够像外界传递一个信号,他苏祁安的四州之地,才是承继大统,是顺应天命,这样一来,日后对外所做任何事,都是名正言顺。
现在的天下百姓,还无法全部归心,也能理解,但只要时间久了,他们确定了正统的合法,在陆续的对外讨伐。
总有一天,定会迎来各州百姓的归顺,毕竟,现在的天下百姓,对苏凉皇室还是认可得,这便够了。
而这些自愿归顺投靠的各州之人,都不用苏祁安出手操心,基本上都被黄子澄给接手了。
他接手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的出现,才带动了各州的有识之士的前来,为了管理方便,故名正言顺的接手,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十殿下。
黄子澄的这番话,苏祁安没有反驳的意思,点点头认同,很自然的将这事交给了黄子澄。
本来,对这事苏祁安就没有操心的意思,他当然知道黄子澄的用意,无非是将尽快组建他的班底,好为苏闲的登基提供支持。
毕竟,整个四州之地主要的位置,都是苏祁安的人,就连四州之地的各种机构,都是苏祁安一手安排的,想要和他做斗争,没有自己人可不行。
可以说,黄子澄来到四州后,是千方百计的想组建自己一派的人马,无论是接收前来投奔之人,还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