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其他展位的菜品全尝了一遍,李逸才回到了华夏展位。

    不得不说,虽然华夏菜实力冠绝全场,但其他国家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每个参赛队伍的出品质量都不错,有的调味相当大胆,有的在火候上很下功夫,都有各自的拿手绝活儿。

    其中得国队的一道慢烤了十几个小时的烟熏牛排,味道相当不错,李逸都忍不住多吃了几块。

    整体尝下来,李逸客观判断,华夏菜的整体实力的确是要优于在场其他所有国家的。

    但在单独品类上,其他国家的实力也不差,并没有被完全碾压。

    华夏队这里之所以如此火爆,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几十年来再次参赛,勾起了观众的好奇。

    另外也和前期宣传造成热点话题后,所形成的注意力引导有关。

    只是对于李逸来说,这些国家的菜品虽然味道不差,可在技法方面,却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在场各国参赛队的高手不少,可即便是发国队的菜品,也都停留在食材,调味的层次。

    所谓的鹅肝,其实和华夏填鸭育肥的方法没什么两样,做法也只是用黄油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

    焗蜗牛倒是有点意思,不过做法上也没有比国内制作螺蛳的方法高明到哪儿去。

    墨希哥菜里有道蚂蚁酱味道也很有趣,和溙国展示的蚯蚓酱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这些也还是用地方特色性食材制作的食物,制作方法也无非是在原有的酱料里加入这些特殊食材罢了。

    在技法方面,所有参赛队伍都没有展现出让李逸感觉眼前一亮,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让李逸在失望之余,也不免有种独孤求败的感觉。

    集齐了全世界烹饪高手的大赛,竟无一人值得他出手?

    不过转念一想,他也释怀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有着几百年的烹饪经验,继承了无数最顶级烹饪高手的技艺传承。

    如果有人能在技艺方面让他都产生惊艳之感,甚至自愧不如,那应该是个恐怖故事才对。

    但既然来都来了,能集中体验到这么多国家的美食,也算是没白来。

    而且在食材和调味方面,这些国家的菜品也是有独到之处的。

    从这些小技巧来讲,李逸也是有所收获的。

    华夏展位这边,大厨们已经快累蒙了。

    虽然已经是下午了,但展位前的食客却依然络绎不绝。

    一直到下午五点,吃饱的食客们开始逐渐离场,华夏展台这边的压力才逐渐小了下来。

    项目结束的时间是下午六点,工作人员已经在广播里提醒食客进行投票了。

    在展厅最中央吊着一个电视架,上方悬挂了四台电视,向四个方向播放着各个国家代表队获得的票数。

    在电视屏幕中,华夏队的票数已经独树一帜,像是火箭一般,将其他所有队伍都远远甩在了身后。

    看到这一幕,各个国家代表队并不意外,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就冲这一天下来,华夏队那边排队的食客数量,华夏队的胜利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下午六点,大赛评委主席来到了现场,宣布了比赛结果。

    毫无悬念,华夏队获得了团体赛自助餐项目的第一名,拿到了第一块金牌。

    李逸作为华夏队队长,代表所有大厨来到了颁奖台,戴上了象征着世界烹饪技艺巅峰荣耀的烹饪奥赛金牌。

    现场各国媒体记者都将这一幕收入了镜头之中,闪光灯连成了一片。

    央视直播间里,一直守候到现在的观众也都在用弹幕刷着屏,满屏都是“实至名归”。

    台下,各国代表队一众大厨都在鼓着掌,祝贺着华夏队的成绩。

    华夏队菜品的水平是有目共睹的,在场所有人都品尝过。

    能拿到这块金牌,所有代表队都没有任何意见。

    看着台上的李逸,华夏队所有大厨也在用力鼓着掌,很是激动。

    虽然在二十多年前,华夏队也参加过大赛,但却没拿到过团体赛自助餐项目的奖牌。

    这还是华夏队第一次拿到团体赛自助餐项目的金牌,而这份荣耀,就是他们亲手获取的。

    虽然没能和李逸一起登上颁奖台,但他们却没有任何怨言。

    他们很清楚,虽然今天李逸并没有亲手参与菜品制作,但能够拿到这项荣耀,李逸的贡献却是最大的。

    如果没有李逸在之前两个月的时间里,亲自指导他们,帮他们进行一连串的特训,他们的厨艺水平绝对达不到现在的水准。

    而这块金牌,大概率也到不了华夏队的手里。

    李逸就是华夏队唯一的核心,这点他们是再清楚不过的。

    今天他们所展示的菜品虽然看上去都比较家常,可其中却充斥着无数外行看不出的细节,制作难度也远比所有人以为的高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圆头圆肚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圆头圆肚皮并收藏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