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朱炫今天不用陪皇爷爷,起床后首先去大本堂。

    他的到来,很快引起了众人的震惊,不过他和其他皇子皇孙不怎么熟,二十叔已经不在大本堂,年纪大了,又不用去就藩,该学的已经学得差不多,干脆退学,全心全意经营大明书屋。

    不过二哥还在,作为皇孙,也算是朱元璋的备胎之一,万一有什么意外,朱炫没办法上位,取而代之的就是朱允熥。

    他还必须来上课,就算把书都背下来了,还要学习和理解书里每一句话的含义。

    根据朱炫之前提出的改革科举和儒学的内容,大本堂着重教的,逐步变成了君子六艺,降低八股文相关的权重,再学习立德修身,治国平天下等理念。

    改革的第一步,朱元璋不敢改得太多。

    只是稍微删去那些比较酸儒的内容,降低部分比重,本质上还是和儒学相关,那些儒生和读书人等,这才没有抵制和反抗。

    即使方孝孺也接受了。

    被朱炫教导过一遍,现在方孝孺的思想变化得很大,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醉在儒家的理想之中,开始琢磨知行合一了。

    “小弟!”

    朱允熥看到朱炫来了,马上起来道:“终于回来了。”

    朱炫说道:“我本该昨天就去拜访二哥,但是皇爷爷把我留在宫里,所以今天才来,方先生还没来吗?”

    “还没有!”

    朱允熥拉住他坐下来,又道:“小弟去一趟西南回来,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朱炫早就在大本堂退学,不过再回来这里时,感觉还是很熟悉,闻言便笑道:“二哥好像也变了,比以前更稳重,最近还好吧?”

    朱允熥笑道:“一切都好!”

    就在他们叙旧的时候,朱允炆带着两个弟弟进来。

    “小弟!”

    朱允熞还不知道那些秘密,对朱炫不反感,曾经还蹭了那么多顿饭,感情还是有的,看到小弟回来,开心道:“你回来啦,我好久没和小弟一起吃饭了。”

    “过来!”

    看到朱允熞还要坐在朱炫身边,朱允炆首先不能忍,拖着朱允熞的衣领,直接把人带走。

    不来大本堂,朱允炆待在东宫,还不知道能做什么。

    尽管他的年纪也大了,还失去继承人的位置,但还是回来上课,此时看到朱炫出现在这里,他的眼神冷漠,直接动手把朱允熞拖走。

    朱允炆还绝对不允许,朱允熞和朱炫、朱允熥再有任何牵连。

    他们兄弟三人,只能靠自己!

    “大哥……”

    朱允熞不敢反抗,只能被拖走。

    朱允熙瞪大双眼,很不懂地看了看他们,最后还是跟着大哥走了。

    大本堂那些皇子皇孙,无不好奇地看着他们,能感受到其中针锋相对的意味很浓,不过还是有一些人,对朱允炆感到怜悯。

    朱炫说道:“大哥的变化更大。”

    “是啊!”

    朱允熥随口应了一句。

    他们当然知道朱允炆变成这样的原因。

    过了一会,方孝孺终于来了。

    看到朱炫的时候,他眼前一亮!

    今天大本堂学的不是君子六艺,如果学习的是射御,还需要到校场上学,其他的就在大本营学习,方孝孺布置下任务后,再往朱炫看去,随后到了后堂。

    朱炫明白他的心思,跟了上去,来到后堂。

    “先生,好久不见。”朱炫首先说道。

    方孝孺作揖道:“我也好久没见小皇孙殿下,去了一趟西南回来,殿下的收获应该不少吧?”

    朱炫说道:“开拓疆域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过学问上,并没有。”

    他知道方孝孺问的,就是学问上的收获。

    这几个月里面,朱炫碰都没碰过学问,面对方孝孺的询问,他也很诚实地说出来。

    方孝孺:“……”

    哪有朱炫这样,说得那么直接的。

    好好的一个圣人苗子,就这样浪费了,他感到很可惜,如果不去从军,留在大本堂,给自己教导,肯定能不一样。

    “虽然我没有直接做学问,但我的见闻增长不少,也算是学问的一种。”朱炫又道。

    “这又是什么道理?”

    “知是内心的知觉,对事物的认知,行是人的实际行为,这便是知行合一。”

    朱炫解释道:“我也学过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我打算在安南,传播我们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君爱国等,把所学的用到实处,算是知行合一的一种了。”

    方孝孺觉得有道理,但很快反对道:“安南蛮夷,也配学儒学?”

    朱炫轻声道:“先生急躁了,难道忘了,孔圣人的有教无类?”

    方孝孺:“……”

    “确实是我急躁了!”

    他只是瞧不起,那些异邦蛮夷,但又认为朱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陈喵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喵呜并收藏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