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的各种科研文献的数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支付订阅期刊产生的费用。

    其他的不说,就拿华国来说。

    在国内,最出名的莫过于知网了,虽然它并不是期刊,但它在知识收费方面比期刊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大抵是每一个大学生,研究生在写毕业论文时的痛了。

    如今国内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查重,字符要求60000字以内,价格就要到200块左右,而硕博论文查重系统,200000字符以内,价格要350元左右。

    这个价格可以说相当昂贵了。

    而且一个大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查重可能会不止一遍,有时候多的话,一次毕业知网就能从一个大学生身上搜刮上千块。

    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高校的教授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向知识付费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知网,学术期刊这类知识网站的收费日益水涨船高,导致很多学校和科研机构无力跟上学术期刊发展的步伐。

    就好像人们一直希望互联网拥有中立性,即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公司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应当平等地对待所有通过他们网络的流量一样。人们也并不希望因为钱而阻挡了知识的传播。

    所以,科学界有了‘布达佩斯宣言’,即呼吁对所有新的同行评审研究实行论文的开放获取,并推广到所有学科和国家。

    而在这个基础上,arxiv、biorxiv、chemrxiv、the winnower这些预印本网站发展相当迅速,得到了不少科研人员的支持。

    随着这些预印本网站的规模越来越大,上面的论文和想法越来越多,很多高校教授和科研人员都喜欢浏览这些预印本网站。

    以此来从上面获取新的灵感和知识,或者保持对其他人员研究项目进度的关注。

    而这些预印本网站,基本都是可以设置感兴趣,或者关注内容追踪的。

    比如物理界,你可以设置一个高能物理,或者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的标签,如果在网站上,有人发现了这些标签方面的内容,那么网站会第一时间推给你。

    这不,有关注天文物理界的研究生亦或者教授、科研人员第一时间就收到了网站的推送。

    《一种利用xu-weyl-berry定理精准计算宇宙天体的参数信息的方法。》

    徐川论文的标题,向来简单,但是这简单的标题,却吸引了绝大部分关注到这个推送的科研人员的注意力。

    在科学界,不管是在数学、还是在物理、亦或者是材料、生物、天文这些科目,计算方法的出现往往远比成果更加困难。

    而在天文物理界,计算宇宙天体参数信息的方法,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更新过了。

    无论是万有引力公式、还是赫罗图、光度度计算、亦或者是凌星世计算、径向速度法这些,其实都是上个世纪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东西。

    这些方法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有了不小的缺陷。

    而最大的问题,自然是计算出来的数据不准确了。

    就以目前天文界最火热的观测目标之一‘参宿四’来说,截止到目前,天文学界对其质量的定义,偏差大到能从十倍太阳质量起,跨度到二十倍太阳质量。

    虽说有观测手段不到位的原因,但更大的问题在于以前的计算方法只能精确到这样的一个数值。

    天文学家们没法再利用观测到的数据更进一步的计算出参数四的数据了。

    现在一种全新的方法出现,哪怕是丢在arxiv这种大部分论文和点子都是糟粕的网站上,也足够吸引眼球了。

    不过当这些满怀期待的天文学家们下载好打开论文后,纷纷都傻眼了。

    这篇论文,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中间的计算过程,都是魔鬼的符号吧?

    最后的结论,确定不是乱编写的吗?

    ........

    hobby space网站论坛,这里聚集的着为数众多的天文爱好者与天文工作者。

    arxiv上徐川丢上去的论文在这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有人看了arxiv上《一种利用xu-weyl-berry定理精准计算宇宙天体的参数信息的方法。》这篇论文吗?】

    【看了,但是压根就看不懂,里面的数学实在是太深奥了。】

    【我严重怀疑这是某个数学家故意来恶心我们了,说不定里面的计算全都是错的,最后像模像样的随便写了个数值在上面。】

    【那倒不是,这篇论文我也看过了,作者我认识,前段时间在普林斯顿证明weyl-berry猜想的那个十八岁的超级数学天才,xu-weyl-berry定理的确可以用来计算天体的参数,这点我可以保证,不过正如你们说的一样,这些计算过程实在太难懂了。】

    【如果是真的,那我们以后应该有一种更精确的计算方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国院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少一尾的九尾猫并收藏大国院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