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的永久冻土层,去了一次,温度在零下二十度左右的时候去的,就冻的他怀疑人生了。

    零下三四十度的温度,还要进行科研活动,想想就可怕。

    而且在南极出了事,那可真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救援都来不及。

    .......

    参观了一下学校的天文观测台,了解了一下有关天文实验的设备后,徐川就回到了宿舍。

    他要对xu-weyl-berry定理继续进行完善,而有关参宿四的数据采集,则交给天文系的几位博士生师兄了。

    有大师兄樊鹏越帮忙盯着,并不用担心会出什么问题。

    至于时间,如果按照他的要求,完成对参宿四的数据收集需要十天到一个月左右。

    有这么大的误差,主要是由滇南天文台天文观测阵列什么时候能申请下来,以及天文观测活动的性质决定的。

    前者就不说了,哪怕滇南的天文台天文观测阵列是与南大有合作的,哪怕它目前没有大型观测项目,但要申请插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而天文观测活动需要的时间也不固定,因为要不断使用不同的技术参数和不同的望远镜进行测量,最终得到一个相对的数值。

    这期间,徐川能做的就只有等待。

    不过在完成xu-weyl-berry定理的转换和形变后,他跟着这几名天文系的博士生师兄一起去了一趟滇南。

    所谓的天文台天文观测阵列,其实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山沟沟里面,四周几十公里都荒无人烟,最大程度的杜绝了光污染。

    但与之对应的是工作人员的生活极其不便,几乎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食堂大厨买个菜都要跑几十公里远或者由专门的人送来。

    在博士生师兄的指导下,徐川利用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观测了一下遥远在六百十四光年之外的参宿四。

    肉眼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在大型天文望远镜的镜面里其实也只比鸡蛋大一点,和想象中硕大的恒星差很多。

    形状就像是一个在某一方位施加了一点力的鸡蛋黄,除了有一侧突出了一点外,可以说平平无奇了。

    倒是璀璨的银河,徐川第一次见到了它的真正的辽阔与美丽。

    在这没有光污染,空气极好的荒原地带,浩瀚的银河宛如一条透明光亮又布满色彩的绸缎,又像天空中的一只眯起来的眼睛,很是奇特美丽。

    而一轮明亮的半月悬挂着在黑夜中,散发着清冷的光,无数的星星像宝石一样在闪亮着,镶嵌在清澈的天空中。

    徐川甚至用肉眼看到了月海,以及上面的超大型环形山。

    “漂亮吧。”

    研究所的楼顶,一道声音传来,与此同时一个身影在徐川身边坐了下来,是天文系的博士生师兄刘轩。

    “嗯,不虚此行。”

    徐川轻声应了一下,目不转睛的盯着头上的银河。

    这一片银河,和他记忆中的银河有所不同。

    在他记忆中,银河是横在天空中的。

    而在这里看到的却是竖着的一条光带。

    就像是七夕节牛郎织女相距的桥梁一样,它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一直向天空中延伸去,宛如一座天桥,连通了地面与星海,美不胜收。

    只能说,这样的美景,在城市中是看不到的。

    刘轩笑了笑,道:“这也是我学天文的原因,因为它实在太美了。”

    徐川不置可否,盯着头顶的银河忽然问了一句:“你说在这浩瀚的银河中有没有外星人的存在。”

    刘轩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徐川会问这个问题,思索了一下后道:“不知道,除非我亲眼看见。”

    “不过从生命诞生的角度来说,存在外星高等智慧生命的概率应该不低吧。”

    徐川没有回话,只是默默盯着银河看。

    他重生回来的秘密,一直都是深压在他心底的石头,无人知晓。

    但偶尔,他也会思考一下,这到底是巧合,亦或者是安排,只是从未向人透露过而已。

    两人沉默了一会,徐川开口道:“刘师兄,参宿四的数据收集的怎么样了?”

    “目前进度差不多在百分之六十七左右,滇南这边还需要四到五天的时间,这边完成后需要转去清海那边,利用那边的射电望远镜采集一些数学,时间大概在一周左右。”

    “也就是还需要十二三天的样子?”

    刘轩点了点头,道:“嗯,差不多,这个速度其实已经很快了,主要是天文设备的申请几乎都是秒通过的,这方面并没有耽搁多久时间。”

    “你的运气简直太好了,之前我导师做实验的时候,申请滇南这边的观测列阵申请了三个多月才下来,你这边几乎是申请交上去不到一个星期就通过了。”

    徐川笑了笑,这可不是什么运气。

    要说的话,应该是实力+政策吧。

    他解决了weyl-ber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国院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少一尾的九尾猫并收藏大国院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