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一道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就不多说了。

    现在你身受陛下隆恩,被点进这翰林院,这三年你就安下心来好好学习,以陛下对你的器重,来日必有飞黄腾达之日。

    只是,在此以前,进了翰林院,就把心静下来,别去管外面的那些事,特别是朝廷里的那些。

    就算你真有什么想法,也先向我这里说一下,可别像上次那样,带着进士就跑去礼部衙门,你知道影响有多坏吗?”

    魏广德刚坐下没一会儿,听都尹台这么说,知道是在提点自己,连忙起身行礼道“学生记住了。”

    魏广德虽有官身却无官职,在这样的场合下,只能自称学生,连“下官”、“卑职”这些词都不能用。

    “当时是学生孟浪了,只是初闻山陕灾情和朝廷救治失策,才做出那样的事儿,以后不会了。”

    魏广德急忙又补充道。

    “坐吧,别紧张,没那么拘束。”

    尹台笑笑,挥手示意他坐下。

    就这时候,今科状元诸大绶,榜眼陶大临也联袂而来,进屋拜见尹掌院,随后不久探花金达也到了。

    他们三位都是有修撰、编修官职的,自然不是魏广德可比。

    三人拜见尹掌院,又和魏广德相互见礼。

    在公房说了一会儿话,尹台就把叫来书吏,办理他们入职手续和分派他们差事。

    魏广德是庶吉士,不过分派他去跟着那位学士,尹台之前还没考虑好,还需要和学士们商量一下。

    翰林院有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职务,之后还有五经博士、典籍、侍书、待诏等职衔,不过这些都是八、九品不入流的杂官。

    翰林院今年是没打算收庶吉士,自然现有的那些学士之前都是没打算带人,这几天时间里,尹台有其他事情耽误了,也没来得及问问有人要魏广德过去帮忙不,所以只是先安排他一间公房,自己先从藏书阁取些书看看。

    别看翰林院官职不少,可是其实都没什么好做的。

    侍读和侍讲学士那都是刊缉经籍,为皇帝及太子讲经读史,做顾问的。

    修撰则是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编修负责编纂记述,修前朝国史、实录、会要;检讨是掌修国史,校对整理。

    庶吉士做的是侍读和侍讲学士的学生,他们给皇帝和太子讲经,准备工作一般就安排他们这些庶吉士做,翻阅古籍查找来源出处。

    侍读和侍讲学士往往也兼着修书的任务,自然也是庶吉士来做,抄抄改改的。

    可是到了今朝,因为没有立太子,嘉靖皇帝也不常办经延,自然学士们都无所事事,只能修书玩,倒是不缺人手。

    魏广德的位置,自然就有点尴尬了。

    这样的环境,魏广德一早就有预感,毕竟他知道今科没打算取庶吉士,安置肯定需要时间,他也不急。

    魏广德被引到自己公房,负责的书吏叫姓芦,叫芦布,很有意思的名字。

    公房一早就已经打扫出来了,翰林院人虽多,公房却是更多。

    坐在自己书桌前,魏广德喝着芦布送上来的茶水,和他随意闲聊,了解翰林院里的情况。

    这些东西,可是院外的人所不知道的,正好现在空闲,于是魏广德就从芦布口中了解情况。

    “这么说,翰林院的事儿其实不多,大家还都很清闲了?”

    魏广德问了半天,皱眉说道。

    “也就是修撰、编修和检讨还有点事儿做,其他的都没什么事儿,就是那些学士大人们,往往也就是看着自己喜欢看的书,对外就说在修书了。

    真要认真修的书,那也只能是皇帝下旨修的,他们才会攒劲,毕竟付出了努力能看到效果不是。”

    媚上,这个好理解。

    皇帝让人修书,自然修好了就会得到嘉奖,还会有经费上的支持。

    “那明天带我去藏书阁看看,我先找几本书来看。”

    魏广德对卢布吩咐道,“对了,我自己的书能带进来看吗?”

    “没有禁止。”

    虽然不知道魏广德说要看什么书,翰林院藏书阁的书都海了去了,根本不会缺书看,但是面对魏广德的问题,那书吏还是回答道。

    “衙门里中午是自己吃饭还是有食堂?”

    魏广德又问道。

    “一般都是自己吃,食堂那地方老早就不开了,大家不愿意吃那边的东西。”

    芦布回答。

    “还有个事儿。”

    魏广德终于还是说出了心在的疑问,“我看过大明官制,这庶吉士的俸禄是怎么发的?”

    魏广德现在只有官身却无职司,穿青色团领衫却没有补子,自我感觉有点不伦不类的。

    劳堪他们这些观政的,虽然也是这么穿,可人家那时间不长,短则三五月,多则一年就授官转正式编制了,自己可是要在翰林院熬三年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隆万盛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平行空间来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平行空间来客并收藏隆万盛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