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 《洋和尚》剧本(1/2)
《花旗小和尚》讲述了在港岛国际散打争霸赛上,漂亮国青年卡森惨败于特里弗之手,并被当众羞辱,为报仇血恨,卡森萌发了去少林寺出家习武的念头。卡森在阿诗玛的爷爷的指点下不畏烈日风雨在山门前打坐,打动了住持三德和尚,终于收他为徒。转眼一年,卡森练就十八般武艺,成为少林寺第一个洋人武僧,最后战胜了特里弗的故事。
现在被改成了《洋和尚》。
《洋和尚》剧情和《花旗小和尚》类似,不过主人公的国籍从漂亮国改成了法兰西,时代背景也从1980年代,改成了1920年代,地点也从港岛改成了沪市。
这样的修改也有其合理性,1920年代的沪市,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如今1960年代的港岛,是全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当初陈晋和莱诺夫人说出这个剧本的时候,她也没有意见,而且对这个剧本很感兴趣,认为这样的剧本拍成电影在法兰西会很有市场。
里面并没有贬低法兰西人,也没有贬低华夏人,而且结合了法兰西人的冒险精神,沪市的历史以及华夏功夫这些要素,应该是很吸引人的。
不过好电影还需要好的营销,所以陈晋打算在这个期间组织两场拳赛,一场在港岛,一场在巴黎,把华夏功夫的热度搞起来,到时候必定能吸引更多人进电影院看电影。
丹尼斯看了其实是有意见的,他认为优秀的法兰西人怎么可能会去学华夏的武术。
他并不是运动学方面的专家,也不懂这些历史,只是单纯作为法兰西人无法接受学习别国的文化。
莱诺夫人也没有训斥他,而是让人带着他去使馆区的运动馆参观了一下,不仅观看了当时陈晋一个人单挑五十个人的录像,还看到了很多使馆区的外国人在学习华夏武术。
看到这些后,他也就不说话了。
相比《黄飞鸿之壮志凌云》,《洋和尚》这部电影在合作的程度上会更深一些,会有法兰西方面的主演,虽然人数不多。
不过陈晋要拍摄的顺序是《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在前面,后面才拍摄《洋和尚》。
这也是有好几个原因的。
首先就是龙威电影公司毕竟是在港岛,首先要考虑的是在港岛站稳脚跟,作为龙威电影公司的开山之作,必须要在港岛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不仅电影要有足够高的票房,还要有足够好的口碑。
从这方面考虑,《黄飞鸿之壮志凌云》比《洋和尚》合适。
其次就是拍摄难度。
《黄飞鸿之壮志凌云》主演都是华夏人,里面出现的一些洋人,都是群众演员就行了,到时候正好让那些法兰西人来客串里面的外国人。
对于华夏人来说,法兰西人和英格兰人根本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洋人,都是洋G子。
最后就是演员的选择。
华夏这边的演员是很好选的,但是法兰西那边的男女主角的演员却是要好好选择一番,不是随便拉个明星来就行的。
陈晋对法兰西言语那不熟悉,自然是由法兰西方面去挑选,不过陈晋却提出了几个要求,让丹尼斯在此基础上进行挑选。
第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歧视华夏,歧视华夏的人,陈晋是绝对不会选择的。
第二个要求就是要至少会有一点点汉语不能什么都听不懂。
《洋和尚》剧本里,男主角也是有一个从担心到喜欢的过程,也是他学汉语从一点都不会到能正常交流的一个过程。
第三个是要求男主角要会一点点武术,不能一点都不会,到时候就是有最好的武术指导,也拍不出好看的电影出来。
基于以上三点,在陈晋看来,就算是他们符合这三个条件了,演员还是要集中起来培训才行,不然状况迭出,陈晋就该头疼了。
这两部电影,陈晋都打算采用写实风格来拍。
对于如今的港岛人来说,写实风格的功夫片是非常新鲜的,给他们带来的冲击会超过布鲁斯李的电影。
布鲁斯李为什么在港岛这么风靡?
其实早在二三十年代,华夏已经开始有最初的武侠电影,到1949年港岛拍出第一部《黄飞鸿》电影,港岛武侠片渐渐进入了最好的时代。
只是那时候的武侠电影节奏很慢,特效手段也很落后,武打效果非常舞台化,对演员更多是扮相和身段的要求。
因为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剧情模式套路化,让观众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
此时,邵氏已经一家独大,但《云海玉弓缘》(1965)、《大醉侠》(1966)、《独臂刀》(1967)这三部影片开创了港岛新派武侠时代的古装武侠电影还没有拍出来,港岛人还没有见识过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电影。
历史上邵氏的新派武侠电影风靡之后,直到1971年,布鲁斯李主演的第一部港岛电影《唐山大兄》取得319万港元成为票房冠军,并打破票房纪录。
这也是布鲁斯李大红大紫的开始。
其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被改成了《洋和尚》。
《洋和尚》剧情和《花旗小和尚》类似,不过主人公的国籍从漂亮国改成了法兰西,时代背景也从1980年代,改成了1920年代,地点也从港岛改成了沪市。
这样的修改也有其合理性,1920年代的沪市,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如今1960年代的港岛,是全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当初陈晋和莱诺夫人说出这个剧本的时候,她也没有意见,而且对这个剧本很感兴趣,认为这样的剧本拍成电影在法兰西会很有市场。
里面并没有贬低法兰西人,也没有贬低华夏人,而且结合了法兰西人的冒险精神,沪市的历史以及华夏功夫这些要素,应该是很吸引人的。
不过好电影还需要好的营销,所以陈晋打算在这个期间组织两场拳赛,一场在港岛,一场在巴黎,把华夏功夫的热度搞起来,到时候必定能吸引更多人进电影院看电影。
丹尼斯看了其实是有意见的,他认为优秀的法兰西人怎么可能会去学华夏的武术。
他并不是运动学方面的专家,也不懂这些历史,只是单纯作为法兰西人无法接受学习别国的文化。
莱诺夫人也没有训斥他,而是让人带着他去使馆区的运动馆参观了一下,不仅观看了当时陈晋一个人单挑五十个人的录像,还看到了很多使馆区的外国人在学习华夏武术。
看到这些后,他也就不说话了。
相比《黄飞鸿之壮志凌云》,《洋和尚》这部电影在合作的程度上会更深一些,会有法兰西方面的主演,虽然人数不多。
不过陈晋要拍摄的顺序是《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在前面,后面才拍摄《洋和尚》。
这也是有好几个原因的。
首先就是龙威电影公司毕竟是在港岛,首先要考虑的是在港岛站稳脚跟,作为龙威电影公司的开山之作,必须要在港岛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不仅电影要有足够高的票房,还要有足够好的口碑。
从这方面考虑,《黄飞鸿之壮志凌云》比《洋和尚》合适。
其次就是拍摄难度。
《黄飞鸿之壮志凌云》主演都是华夏人,里面出现的一些洋人,都是群众演员就行了,到时候正好让那些法兰西人来客串里面的外国人。
对于华夏人来说,法兰西人和英格兰人根本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洋人,都是洋G子。
最后就是演员的选择。
华夏这边的演员是很好选的,但是法兰西那边的男女主角的演员却是要好好选择一番,不是随便拉个明星来就行的。
陈晋对法兰西言语那不熟悉,自然是由法兰西方面去挑选,不过陈晋却提出了几个要求,让丹尼斯在此基础上进行挑选。
第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歧视华夏,歧视华夏的人,陈晋是绝对不会选择的。
第二个要求就是要至少会有一点点汉语不能什么都听不懂。
《洋和尚》剧本里,男主角也是有一个从担心到喜欢的过程,也是他学汉语从一点都不会到能正常交流的一个过程。
第三个是要求男主角要会一点点武术,不能一点都不会,到时候就是有最好的武术指导,也拍不出好看的电影出来。
基于以上三点,在陈晋看来,就算是他们符合这三个条件了,演员还是要集中起来培训才行,不然状况迭出,陈晋就该头疼了。
这两部电影,陈晋都打算采用写实风格来拍。
对于如今的港岛人来说,写实风格的功夫片是非常新鲜的,给他们带来的冲击会超过布鲁斯李的电影。
布鲁斯李为什么在港岛这么风靡?
其实早在二三十年代,华夏已经开始有最初的武侠电影,到1949年港岛拍出第一部《黄飞鸿》电影,港岛武侠片渐渐进入了最好的时代。
只是那时候的武侠电影节奏很慢,特效手段也很落后,武打效果非常舞台化,对演员更多是扮相和身段的要求。
因为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剧情模式套路化,让观众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
此时,邵氏已经一家独大,但《云海玉弓缘》(1965)、《大醉侠》(1966)、《独臂刀》(1967)这三部影片开创了港岛新派武侠时代的古装武侠电影还没有拍出来,港岛人还没有见识过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电影。
历史上邵氏的新派武侠电影风靡之后,直到1971年,布鲁斯李主演的第一部港岛电影《唐山大兄》取得319万港元成为票房冠军,并打破票房纪录。
这也是布鲁斯李大红大紫的开始。
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