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自她与项羽相识,她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培养项羽上位者的气度眼界和胸怀。

    项羽完全有能力,高举反秦的大旗,以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战绩让各路起义军慢慢归顺。

    而不是似剧情里那般再寻来一个楚怀王后裔尊为共主,后来又令人杀害,给了刘邦联合其他诸侯王出关中的借口,惹出那么多的遭心事。

    她要的一直都是项羽能做主,而不是再次被桎梏。

    “师父,他们未必会甘愿居我之下。”

    “我虽出身楚国贵族项氏,可以在这会稽郡在您和叔父的帮助下一呼百应,但其余起义军首领皆是有志之士,也有野心,其中不乏六国王族后裔,不见得会归附于我之下。”

    “在那些人心中,可能更愿意戏称我毛头小子不知天高地厚。”

    “哪怕是楚国的起义军力量,恐怕都会对我居于统帅之位有微词。”

    项羽的眉头紧紧皱着,眼眸中光芒闪烁,晃动不定,有条不紊的分析。

    荪歌赞许地点点头,项羽考虑问题越发的沉稳成熟,又基于实际的全面。

    曾经的自负,逐渐被打磨的明亮而不扎眼。

    意气用事的项羽,开始尝试着谋定而后动。

    “的确是有这个可能。”

    “但,你要清楚没有人愿意永远做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

    “因为一时的权宜之计,寻来更加名正言顺祖上尊贵的王子王孙做傀儡,一步登天的傀儡初时可能会感激会惊喜,但锦衣玉食荣华富贵都在囊中后,就会出幺蛾子,试图摆脱傀儡的地位,成为真正的共主。”

    “到时,要么你受他桎梏,要么你杀了他。”

    “倘若你激愤之下杀了各方起义军共同约定推出的共主,那就是给其他起义军首领亲手递过去一把讨伐你的刀,高举为共主报仇的旗帜,师出有名,天下归附,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你就成为天下共诛之的逆贼,而不是高义的反秦志士。”

    “如今,章邯的强势崛起,如同浇在反秦起义队伍上的一瓢冷水,让人愤怒的同时又让人害怕。”

    “你需要人归附,而他们也需要人坚定且强大的扛起反秦的旗帜,破了当前低迷的局势涣散的人心。”

    “你们互相有需求,所以大不可必将姿态放的太低。”

    “再说了,放眼望去,舍你其谁。”

    在天下风云变幻时,他们在会稽郡的势力已经蛰伏两年了。

    蛰伏结束,龙腾九天,扶摇直上。

    这是她的底气,也应该是项羽的底气。

    “师父总说我是男儿豪情,师父又何曾逊色于我。”

    项羽将想法告知项梁,叔侄二人一拍即合。

    此时,经最初的八千江东子弟兵,已逾数万之众。

    又是渡江西击秦军,陈婴带着东阳县中两万人归附。

    后渡过淮河,英布、蒲将军也领兵前来归属。

    “秦嘉,景驹!”

    想要在起义队伍里一骑绝尘,那就得立威。

    秦嘉,景驹,便是项梁叔侄选择的立威对象。

    陈胜败亡,秦嘉背叛陈胜扶立景驹为楚王,项梁叔侄出兵攻打,也算是师出有名。

    “陈王先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背陈王而立景驹,逆无道。”

    由此,项梁率军从下邳向驻军彭城的秦嘉、景驹发动攻击。

    吹枯拉朽之势,彭城一战,秦嘉败走;胡陵再战,秦嘉被杀,景驹也在逃到魏国后被杀。

    随着名声越来越响亮,项氏叔侄麾下已有十数万兵马,于各地零零散散的起义军相比,如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

    项梁叔侄的兵马暂时驻扎在薛县,召集各路反秦大军将领,齐聚此地会盟,共商反秦大业。

    因着接连的胜利,项氏如日中天。

    在这次会盟中,荪歌见到了很多后世留名的人。

    前来投奔起兵于沛县的刘邦,项梁麾下小卒不起眼如一滴水落入大海的韩信,始皇帝朝时的待诏博士叔孙通,弃暗投明转投刘邦的张良……

    荪歌心中莫名其妙觉得这好似一次诡异的小团圆。

    “项羽,你觉得那个怎么样?”荪歌指着还是个小卒子的韩信。

    项羽抬手,高喝一声,韩信疾步走来。

    荪歌:……

    项羽知道什么叫悄悄话吗?

    真社死啊

    “抬起头来。”

    “叫什么名字?”

    韩信应声抬头,脊背挺直,相貌堂堂,神采奕奕,心中的欣喜,面上都遮掩不住。

    他,他这是终于要被项将军注意到了吗?

    他身挎长剑出淮阴,投奔了名满天下的项梁,以期建功立业。

    但奈何,一直都默默无闻,不受重视。

    “韩信!”

    项羽细细端详着韩信,心中疑惑。

    面前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快穿:千古风流人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安离不失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离不失眠并收藏快穿:千古风流人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