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万物起源特洛伊(2/3)
。”
“讲古么?应该是可以的。”罗贯中点点头:“公子刚才说的那些历史,其实都可以讲讲,比如五胡如何祸乱中原,豪杰之士如何抗争……这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其中又有多少经验教训,值得感慨和借鉴啊。”
“而且……哎对,”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问道:“说起来,这五胡是什么啊?”
“五胡,是当时渗透到罗马控制地区的一系列蛮族中,规模最大、且建立了政权的几支最出名的部族。”郭康认真解释道:“罗马帝国后期,朝廷内斗严重,对边境的控制力度日渐衰落。由于内乱和压迫加深,各方势力开始依赖蛮族雇佣军。一些蛮族军阀也逐渐兴起,最后灭亡了罗马西部政权。”
“更具体地来说,就是西哥特、东哥特、汪达尔、伦巴第、阿勒曼尼五支。现在前三个已经消亡了,后面两个其实都还在呢。”
“那这五胡的时间有点长……”
“是啊,要不然为什么说罗马这边,情况比中原糟糕多了呢。”
他俩感慨了一阵子,而乔锋则好奇地问道:“那法兰克人怎么不算啊?”
“法兰克人来路比较不清楚。”郭康告诉他:“他们一直说,自己也是特洛伊人。虽然故事很夸张,但几百年来,这些人一直这么说,我们也没法完全否认。所以,目前暂时还是排除在外的。”
“这都行……”乔锋嘀咕道:“我以为就是因为外交原因呢。”
“真有这个说法,而且流传很广了。”郭康解释道:“法兰克人是当时出现的各种族群里,文明化速度相对比较高的一支。这个故事最早的确切记录,可以追溯到墨洛温时代的三部史书。”
“其中,《法兰克人史》是当时图尔的主教格雷戈里,站在奥斯特拉西亚王国的官方立场上,进行写作的。从创世纪开始,写到591年,也就是格雷戈里主教去世之前。这算是一部教会史,主要目的是关注道德和宗教问题,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褒贬,以此宣传自己的主张。”
“我明白了,这其实不只是史书,也经书吧。”罗贯中点点头:“要进行一字褒贬,让乱臣贼子感到恐惧的。”
“他可能真的这么想——当然,因为是官方立场的史书,所以很多时候,主教也被迫使用一些隐晦的写法,甚至让书里头的内容都经常显得阴阳怪气的。”郭康想了想,说。
“那也不怪他。给蛮族写史书,不得不更加小心。”罗贯中评价道:“要不然,就成了崔浩了。”
“也是……”郭康想了想:“他和崔浩好像也确实是一个时代的……”
“那其他的几本呢?不知道能不能拿来看看。”罗贯中似乎有了兴趣。
“还有一本是勃艮第立场的《弗莱德加编年史》,这本书更坚定地使用了特洛伊起源说,全书就是从特洛伊战争开始的。第三本是纽斯特里亚立场的《法兰克人史纪》,这一本的记录更复杂。”郭康说:
“要是按他们的说法,当年特洛伊城里,跑出来起码三波人。除了埃涅阿斯带领的罗马人祖先,还有一个叫法兰克奥的首领,带人迁徙到了莱茵河一带,建立了‘新特洛伊’城。那个地方被称为西干布里亚,也就是后来的萨利安人老家——这帮人是法兰克人的主要一支,法国人现在用的萨利克法典,据说就来自他们。这样一来,就串上了。”
“当然,还有更奇怪的说法。他们还认为,另外有一批人,追随着首领托尔科特,逃离了特洛伊,所以这些人就被称为突厥人。我也不知道这个是怎么想到的……”
“特洛伊城怎么跑出来这么多人的?”乔锋惊讶道:“怪不得说希腊人打这一仗打亏了。城里的人恐怕是越打越多了吧。”
“这种肯定不是值得采信的真实史料,演义的成分太重了。很多故事就是这样,原始的材料很少、很简单,但经过民间演义和文人采集,就越来越丰富曲折了。所以受欢迎的演义故事,往往不是一个人就直接编出来的。在欧洲,情况也是差不多的吧。”罗贯中判断道:
“不过,按这个说法,大家岂不都是一家人了?从这个角度看,倒是也有宣传价值吧。”
“我估计其他人多少也知道。但是,在蛮族国家里,能留下这种系统史料,已经算很难得了。”郭康回答:“所以,之后的时间里,法兰克人各邦国也一直在坚持这种观点,自称是当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后代。”
“因为这个说法,对大家都有好处,所以也没人认真反驳,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这倒确实。”乔锋点点头:“你刚才也说了,故事如果能营造共识,那也是很有用的。”
“是这样。”郭康点点头。
实际上,法国人的共同认识,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堪称用传说来号召人的经典案例。不止在这个时代,在后来也同样是如此。
一直到波旁王朝时期,法国官方层面都坚持认定自己是特洛伊人,也是罗马的亲戚和继承者——这一点,和同时代的奥斯曼如出一辙,双方的目的当然也差不多。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讲古么?应该是可以的。”罗贯中点点头:“公子刚才说的那些历史,其实都可以讲讲,比如五胡如何祸乱中原,豪杰之士如何抗争……这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其中又有多少经验教训,值得感慨和借鉴啊。”
“而且……哎对,”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问道:“说起来,这五胡是什么啊?”
“五胡,是当时渗透到罗马控制地区的一系列蛮族中,规模最大、且建立了政权的几支最出名的部族。”郭康认真解释道:“罗马帝国后期,朝廷内斗严重,对边境的控制力度日渐衰落。由于内乱和压迫加深,各方势力开始依赖蛮族雇佣军。一些蛮族军阀也逐渐兴起,最后灭亡了罗马西部政权。”
“更具体地来说,就是西哥特、东哥特、汪达尔、伦巴第、阿勒曼尼五支。现在前三个已经消亡了,后面两个其实都还在呢。”
“那这五胡的时间有点长……”
“是啊,要不然为什么说罗马这边,情况比中原糟糕多了呢。”
他俩感慨了一阵子,而乔锋则好奇地问道:“那法兰克人怎么不算啊?”
“法兰克人来路比较不清楚。”郭康告诉他:“他们一直说,自己也是特洛伊人。虽然故事很夸张,但几百年来,这些人一直这么说,我们也没法完全否认。所以,目前暂时还是排除在外的。”
“这都行……”乔锋嘀咕道:“我以为就是因为外交原因呢。”
“真有这个说法,而且流传很广了。”郭康解释道:“法兰克人是当时出现的各种族群里,文明化速度相对比较高的一支。这个故事最早的确切记录,可以追溯到墨洛温时代的三部史书。”
“其中,《法兰克人史》是当时图尔的主教格雷戈里,站在奥斯特拉西亚王国的官方立场上,进行写作的。从创世纪开始,写到591年,也就是格雷戈里主教去世之前。这算是一部教会史,主要目的是关注道德和宗教问题,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褒贬,以此宣传自己的主张。”
“我明白了,这其实不只是史书,也经书吧。”罗贯中点点头:“要进行一字褒贬,让乱臣贼子感到恐惧的。”
“他可能真的这么想——当然,因为是官方立场的史书,所以很多时候,主教也被迫使用一些隐晦的写法,甚至让书里头的内容都经常显得阴阳怪气的。”郭康想了想,说。
“那也不怪他。给蛮族写史书,不得不更加小心。”罗贯中评价道:“要不然,就成了崔浩了。”
“也是……”郭康想了想:“他和崔浩好像也确实是一个时代的……”
“那其他的几本呢?不知道能不能拿来看看。”罗贯中似乎有了兴趣。
“还有一本是勃艮第立场的《弗莱德加编年史》,这本书更坚定地使用了特洛伊起源说,全书就是从特洛伊战争开始的。第三本是纽斯特里亚立场的《法兰克人史纪》,这一本的记录更复杂。”郭康说:
“要是按他们的说法,当年特洛伊城里,跑出来起码三波人。除了埃涅阿斯带领的罗马人祖先,还有一个叫法兰克奥的首领,带人迁徙到了莱茵河一带,建立了‘新特洛伊’城。那个地方被称为西干布里亚,也就是后来的萨利安人老家——这帮人是法兰克人的主要一支,法国人现在用的萨利克法典,据说就来自他们。这样一来,就串上了。”
“当然,还有更奇怪的说法。他们还认为,另外有一批人,追随着首领托尔科特,逃离了特洛伊,所以这些人就被称为突厥人。我也不知道这个是怎么想到的……”
“特洛伊城怎么跑出来这么多人的?”乔锋惊讶道:“怪不得说希腊人打这一仗打亏了。城里的人恐怕是越打越多了吧。”
“这种肯定不是值得采信的真实史料,演义的成分太重了。很多故事就是这样,原始的材料很少、很简单,但经过民间演义和文人采集,就越来越丰富曲折了。所以受欢迎的演义故事,往往不是一个人就直接编出来的。在欧洲,情况也是差不多的吧。”罗贯中判断道:
“不过,按这个说法,大家岂不都是一家人了?从这个角度看,倒是也有宣传价值吧。”
“我估计其他人多少也知道。但是,在蛮族国家里,能留下这种系统史料,已经算很难得了。”郭康回答:“所以,之后的时间里,法兰克人各邦国也一直在坚持这种观点,自称是当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后代。”
“因为这个说法,对大家都有好处,所以也没人认真反驳,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这倒确实。”乔锋点点头:“你刚才也说了,故事如果能营造共识,那也是很有用的。”
“是这样。”郭康点点头。
实际上,法国人的共同认识,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堪称用传说来号召人的经典案例。不止在这个时代,在后来也同样是如此。
一直到波旁王朝时期,法国官方层面都坚持认定自己是特洛伊人,也是罗马的亲戚和继承者——这一点,和同时代的奥斯曼如出一辙,双方的目的当然也差不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