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无数双手早就将其拽下马了。受惊的战马纵身跳起,从黄巾军的复仇中逃脱。载着流血、昏迷,但仍活着的淳于琼来到了中军。最后中军校尉赵融将他安置了一辆空马车上,其人才能逃出升天。

    淳于琼很惨,所部全军覆没,身中数创。但和后军司马夏牟一比,其人又幸运多了。原先就是淳于琼自己贪功冒进,后军司马夏牟劝了几次都没用。后面淳于琼被包围,这后军司马夏牟也是尽心尽力去支援。

    但最后,淳于琼活了,夏牟死了。

    只因为夏牟所部就在战场的右后方,正当泰山军步骑夹攻的位置。于是夏牟部惨了。其部一个加强的校尉部四千众,最后上至夏牟,下至部将,全部战死。战后,跪着向泰山军投降的,就剩千人不到。可谓惨烈。….

    战事进行到未时,战场上已经没有完整阵型的汉军了。不断是跪地投降者,或者玩命向东奔逃,想要游过颍水,去东岸的朱儁部的。

    皇甫嵩麾下三个校尉撤离战场后,颍水西岸的汉军算是彻底失败了。战场上,汉军的尸体推挤如山,三河骑士中已经崩掉了河东骑士团,其余二部也紧随着中军校尉赵融一起撤离了战场。成群的逃兵结队追随其后,但他们要面对泰山突骑的掩杀。

    这一路的逃亡,必将是尸横遍野。

    替天行道的杏黄大纛下,张冲看着战场,默然无语。他并没有去追击,而是停留在这片战场,在观察汝南黄巾军的动向。

    此时张冲并不知道汝南渠帅彭脱的死讯,但他已经料到汝南黄巾军的不对。说实话,张冲对这一仗并不十分满意。

    他冒着巨大的风险南下,不是要击溃汉军一两个校尉的,而是要尽最大可能杀伤汉军的有生力量,和这个战役目标相比,就是杀了皇甫嵩都比不上这个。

    因为皇甫嵩就算死了,汉庭只要主力还在,随时可以再委命一名边帅,这对人才济济的汉庭来说,易如反掌。

    但要是他能在这场战役,消灭皇甫嵩的主力军团,没数月,汉军根本缓不过来。本来这战役目标眼见着就要实现了,当他放弃确认皇甫嵩死讯的机会,争分夺秒兜杀汉军撤退兵力时,汉军眼见着就要上演大崩溃。

    但这时候对面的汝南黄巾军却在收缩兵力,并没有乘势掩杀,最后才让汉军三个校尉部撤离了战场。

    大憾!

    就在张冲还在遗憾之时,他一边的尸堆中

    一阵晃动,一只手从中伸了出来,然后是另一只手,最后一扒,一个带着铁兜鍪的汉军吏伸着头,大力的喘着气。许是缓过来了,其人艰难的扒开挤着自己的尸体,好不容易爬出了尸堆。

    这个过程中,张冲就一直看着,没有说话,也没有制止。等这甲士终于爬出来,坐靠在尸堆边休息,张冲才说了一句话:

    你以为自己右手攥的铁箭簇就能杀我吗?

    被叫破心思的汉军铁甲士并不惊慌,只把铁箭簇扔在一边,继续面无表情的吸着气。

    张冲边上的扈兵正准备下来,枭了这甲士的脑袋,被张冲制止了。

    张冲俯视着这名汉军甲士,冷漠道:

    你叫什么名字。

    那甲士背倚着尸堆,失神地望着西北方,那是家的位置。听到上面的人问,他死寂地回了一句:

    河东徐晃。

    徐晃说完这话,就感觉自己视线一暗。他抬起头,就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遮挡着他背后的大日,那人抽出环首刀,架在了自己脖颈上,问了一句:

    愿降吗?

    徐晃死寂的眼神闪过一丝迷茫,他看清了这人,之前骑战时,他一矟顶在这人的铠甲上,但随后就被这人一矟抽翻落马。….

    张冲又问了一句:

    愿降吗?

    徐晃摇晃着战了起来,望了一下,西北方,嘲笑了一下。

    然后推金山,倒玉柱,对着那隐在大日里的男人跪了下来。

    此时,这一幅场景在战场上随处可见,无数汉兵向昔日的奴仆黔首,跪了下来。而这一切,都被时光凝固成了一副油画。

    ----------------

    战争的悲哀就是,个人的努力和整个战争的走势好像毫无关系。

    此刻,在颍水东岸战场上的左军司马孙坚就悲哀的发现,难道真的是命途多舛吗?自黄巾起兵以来,他随右中郎将朱儁东征西讨三月了,但在这颍阳之野转瞬成空。

    他与麾下的江淮儿郎们,勉力厮杀,终于击破了阵前的一万太平道,但忽然河对岸的皇甫嵩军团就溃退了。

    他已经能想象主帅朱儁那难堪的表情,毕竟谁被抛弃在战场,谁都会如此。说实话,孙坚对皇甫嵩还是非常尊重的,或者说他们这类江淮武人都对西州武人有一种莫名的尊敬或者直白点就是敬畏。

    本朝立国二百载,西州武人就在边疆厮杀了一百载,孙坚他们这些荒漠江淮之地的武人,谁不是听着这些前辈的传说长大的。

    而现在,皇甫嵩老帅好大的名声,然后就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犁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请叫我陈总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请叫我陈总长并收藏犁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