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相信他竟然敢这样和自己说话。

    但董俨更难听的话还在后面,他指着胡母丘:

    “还有胡母丘,你以为你打算没人知道吗?你偷偷移军到这里,是想跑吧。我董俨这么和你说吧,你但凡敢说一个撤字,咱董俨就敢要你的命。”

    这一刻,董俨和胡母丘的矛盾直接爆发。而与其说是董俨如此,还不如说是渤海军中的一部分忠直之士已然看不过去了。

    胡母丘气得手颤,他努力控制住情绪,冷声道:

    “本军移军到这里是为了跑?你董俨为何资历比我深,但却位居我下,你就不知道原因吗?就你这军略军识不过是中人,要不是追随王上早,你也敢在我这里犬吠?你不懂我军略,就给我闭嘴,再过饶舌,我以军法先办你。”

    这时候外面的护军们听到大帐里的争吵,也纷纷入内探查,见是老董和军主吵起来,忙上前劝和。

    这个时候董俨也意识到自己激动了,但嘴里不依,嘲讽道:

    “哦,军主到底是什么想法?就和咱们弟兄们说说,我们也看看军主的军略如何不凡?”

    这下子,众人眼睛齐刷刷的看向了胡母丘,显然并不只有董俨一人腹诽这事了。

    胡母丘无奈,知道这一次犯了众怒,只好解释:

    “我之所以移军到这里,就是不放心昭义军。昭义军已经是溃过一次的了,这兵但凡跑过一次,那心思就大不一样了。原先我军在昭义军的东面,如果他们跑了,我们就直接会被袁军堵在山口,而现在我们移军到这里,既能阻遏大谷道,又能拦住昭义军的溃军,而且背后就是大道,王上的援军顷刻能至,完全占据战场主动。”

    胡母丘的说法非常有道理,董俨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对的,但他依旧反问:

    “你凭何说昭义军会退?我这一次带弟兄们南下哨探,昭义军坚守壁垒,面数万袁军而不动摇。要是让你这样污蔑,岂不是寒了昭义军的心了?”

    胡母丘一凝,问了句:

    “你说袁军来了多少?”

    董俨这才意识到自己光和胡母丘吵了,差点忘了汇报之前哨探的情报。

    他忙将情况和众人说了,最后总结道:

    “从目前哨探的结果,袁军北上的人数大概在三万左右,但后续有多少还不清楚。而且我们哨探的时候也看见了袁军的游奕,想来他们也知道我们在北面了。”

    说完这话,董俨也意识到情况不妙了,因为现在大营压根都没建好,各项工事都只弄了个开头,一旦袁军这个时候来攻,渤海军是凶多吉小。

    果然,胡母丘听了这话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他忙点将,命令车营立即展开,直接靠着营地的外围形成车壁,不要再继续伐木做营地了。

    之后胡母丘又交代了各营分守的位置和任务,确定了这一日的军鼓号,然后才怒斥董俨:

    “董俨你可知罪,你咆哮军前,延误军机,又暴露我军行踪,无论三罪中的哪一条都能治你死罪,你可有话说?”

    胡母丘说得杀机毕露,有些军将意识到不好,忙上前笑道:

    “军主,没这么严重,我军距离袁军还有一段距离,敌军不能确定我军情况是不敢贸然来攻的。而且,我军军势也不弱,只要守住一两日,于帅的大军早就来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胡母丘好不容易逮住机会,如何会罢休,转头训斥那人:

    “这事和董俨所犯有何联系?犯了就是犯了,没什么好说的。”

    说完,他就对董俨正色道:

    “董俨,你可知罪?”

    董俨脸色铁青,他看着周围欲言又止的袍泽们,哈哈大笑,然后怒骂胡母丘:

    “好好好,胡母丘,你非要咱老董死是吧,那我老董偏不依你。我老董不服,我为军游奕大将,品秩六品,你可有节仗?我老董就是死在战场上,也不会死在你这种小人手上。你死了心吧。”

    胡母丘呆了一下,他没想到董俨这个粗汉竟然这般狡猾,他本来要逼此人自戕,但没想到这人还懂这些道道。

    这时候,他已经没有多余的话了,只是让扈兵将董俨押下去。

    而董俨也不需要别人动手,就自己走出帐外,临走时他还对胡母丘嘲讽:

    “胡母丘,你真以为你就是咱泰山军自己人了?我泰山军是咱们老泰山军的,是咱们穷苦人的,和你这种投机献媚的豪势子弟有什么关系?”

    说完,董俨哈哈大笑,仰声出帐。

    不一会,其他的军将们也纷纷用各种理由撤走,只留下了胡母丘。

    呆了一会的胡母丘猛然将案几推翻,恼羞成怒:

    “董俨,我必杀你。”

    只是说完这话的时候,他的语气不自觉地有点颤抖。

    因为他明白,那董俨说的是实话。

    他胡母丘自认为军机无双,但立下那么多战功,最后还只是在一个二线部队中蹉跎,为何?还不是因为他出自胡母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犁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请叫我陈总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请叫我陈总长并收藏犁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