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泰山军战士们才恍然,原来自己已经离开家乡这么久了,他们出发的时候,叶子都还是绿的,草还是青的,莺歌还在啼叫,百花还在盛开。
而现在呢?想来家乡的枣树此刻已经结满了枣子了吧。
就这样,伴着思乡之情,东征军的舟船漂橹在漳水上。
此时在一艘大舰上,泰山军东征军的主帅张旦正和幕僚范常闲聊。
张旦望着漳水两岸风物,感叹道:
先生,这次咱们右校尉部全师东征,我颇有如履薄冰之感。随着我军成功渡过大河,转战到河北地区,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咱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军中普遍又都是外乡人,而且我看这河北黄巾的纪律并没多好,我沿路遇到的百姓黔首看到咱们的旗帜,望风而逃。现在,我军是既不谙熟地情,也没有黔首基础,渠帅让我们在冀中建立根据地的任务怕是不好办啊。
范常也在点头,他也是这样认为的,而且他一直对渠帅入河北后的战略规划有别的看法,只是他之前已经改隶右校尉部了,人微言轻,也不愿多说。
此刻见自家主将这么清醒,他不由吐露心声。
范常颇有几分忧虑的对张旦道:
校尉,渠帅这次的战略,学生颇有几处看不明白。
张旦素来敬重范常,于是恭敬请范常说来。
第一个就是这分兵。咱们现在既然已经做出河北汉兵堕归的判断,那更是应该出击啊,此才是当年汉兵击楚兵的战术。但现在呢?渠帅让我们将有限的兵力分兵三路。这恐怕不妥当啊。
张旦皱着眉没说话,而是继续听范常讲。
然后范常继续道:
还有第二点,就是咱们选择邺城作为根据地当然是极好的,但有一个事不得不考虑。那就是缀在咱们后面的河南汉兵。
如果我们驻扎在邺城,那正好要被河北、河南两面的汉兵夹击,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更要命的是,渠帅还让后校尉部西进南下河内北部,到时候可不是正当河南兵锋吗?
范常是耿介之士,一旦发现这些问题,说的毫不留情。但你要说他耿介,此人又为何不在军议之时说呢?
张旦内心浮出这个念头,然后压住,他想了想,为范常解释:
先生,你觉得光靠咱们泰山军,能一举歼灭河北汉
军吗?
范常老实道:
学生还未见过河北汉军,其实力如何,还不好揣度。但想来他们能将冀州、青州黄巾十余万人压着打,那战力肯定是不弱的。
于是张旦道:
先生说得没错,此时河北确实攻守易势的。但这不是咱们浪战的时候。这恰有一比。
范常躬身请教。
张旦笑道:
这就好比当年小邦周是如何翦除大邑商的。很多人总以为当年小邦周是趁着大邑商主力征发东夷的时候,偷袭朝歌,覆灭了大商。但我却从渠帅那里听过这一故事。
范常虚心听。
实际上,在周武东过大河,向着朝歌进军的时候,周就庵有天下三分之二。在实力上,不输商。在此基础上才抓住战机,倾兵而出。有这个基础,那就不是冒险,而是一举定胜负。渠帅有个话说得好,这羹越是要熟的时候,越是要文火。
咱们现在在两翼开拓根据地的原因也是如此。
现在汉军由胜转衰,但实力犹在,靠咱们泰山军一时也攻不下。所以一定要与河北和青州的黄巾联络,从三路共同出兵。不然只有我们主攻,岂不是为河北黄巾做嫁衣?
而一旦彼此协同作战,那出兵就不是一日两日的,这时候我们正可扩大在河北的根据地。有根据地做依托,我们泰山军每过一日就强一日,汉军每过一日就弱一日,这才是王道。
范常听到这些,才恍然,忙说受教了。
张旦又继续说:
至于你说,等河南汉兵北上,我们泰山军会腹背受敌。但你不知道,渠帅正是考量这些,才定下后校尉部到河内北部建立根据地的决策。其目的就是在邺城南部地区建立较为深的纵深防御。
说完,张旦莫名说了句:
而且先生有一句话说错了。
此时话说到这里,范常额头都有点汗了,但他还是继续听张旦讲解。因为他发现自己作为一个幕僚的思维水平好像已经落主将太多了。
于是他郑重请教:
还请校尉明示。
到这里,张旦豪迈道:
先生说我们是腹背受敌是错了。因为腹背受敌的不是我们,而是河北汉军。偏偏是我们将河南与河北截断,使他们不能合并一处。有我们在河内挡住河南汉兵,随后我们三部先吃掉河北汉兵,到时候一举南下,那河南汉兵还能跑得了吗?qs
到这里,范常终于弄明白上面的战略了。他内心感慨,果然渠魁就是渠魁,一举一动皆有深意,所以有时候不理解上面意思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没理解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现在呢?想来家乡的枣树此刻已经结满了枣子了吧。
就这样,伴着思乡之情,东征军的舟船漂橹在漳水上。
此时在一艘大舰上,泰山军东征军的主帅张旦正和幕僚范常闲聊。
张旦望着漳水两岸风物,感叹道:
先生,这次咱们右校尉部全师东征,我颇有如履薄冰之感。随着我军成功渡过大河,转战到河北地区,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咱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军中普遍又都是外乡人,而且我看这河北黄巾的纪律并没多好,我沿路遇到的百姓黔首看到咱们的旗帜,望风而逃。现在,我军是既不谙熟地情,也没有黔首基础,渠帅让我们在冀中建立根据地的任务怕是不好办啊。
范常也在点头,他也是这样认为的,而且他一直对渠帅入河北后的战略规划有别的看法,只是他之前已经改隶右校尉部了,人微言轻,也不愿多说。
此刻见自家主将这么清醒,他不由吐露心声。
范常颇有几分忧虑的对张旦道:
校尉,渠帅这次的战略,学生颇有几处看不明白。
张旦素来敬重范常,于是恭敬请范常说来。
第一个就是这分兵。咱们现在既然已经做出河北汉兵堕归的判断,那更是应该出击啊,此才是当年汉兵击楚兵的战术。但现在呢?渠帅让我们将有限的兵力分兵三路。这恐怕不妥当啊。
张旦皱着眉没说话,而是继续听范常讲。
然后范常继续道:
还有第二点,就是咱们选择邺城作为根据地当然是极好的,但有一个事不得不考虑。那就是缀在咱们后面的河南汉兵。
如果我们驻扎在邺城,那正好要被河北、河南两面的汉兵夹击,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更要命的是,渠帅还让后校尉部西进南下河内北部,到时候可不是正当河南兵锋吗?
范常是耿介之士,一旦发现这些问题,说的毫不留情。但你要说他耿介,此人又为何不在军议之时说呢?
张旦内心浮出这个念头,然后压住,他想了想,为范常解释:
先生,你觉得光靠咱们泰山军,能一举歼灭河北汉
军吗?
范常老实道:
学生还未见过河北汉军,其实力如何,还不好揣度。但想来他们能将冀州、青州黄巾十余万人压着打,那战力肯定是不弱的。
于是张旦道:
先生说得没错,此时河北确实攻守易势的。但这不是咱们浪战的时候。这恰有一比。
范常躬身请教。
张旦笑道:
这就好比当年小邦周是如何翦除大邑商的。很多人总以为当年小邦周是趁着大邑商主力征发东夷的时候,偷袭朝歌,覆灭了大商。但我却从渠帅那里听过这一故事。
范常虚心听。
实际上,在周武东过大河,向着朝歌进军的时候,周就庵有天下三分之二。在实力上,不输商。在此基础上才抓住战机,倾兵而出。有这个基础,那就不是冒险,而是一举定胜负。渠帅有个话说得好,这羹越是要熟的时候,越是要文火。
咱们现在在两翼开拓根据地的原因也是如此。
现在汉军由胜转衰,但实力犹在,靠咱们泰山军一时也攻不下。所以一定要与河北和青州的黄巾联络,从三路共同出兵。不然只有我们主攻,岂不是为河北黄巾做嫁衣?
而一旦彼此协同作战,那出兵就不是一日两日的,这时候我们正可扩大在河北的根据地。有根据地做依托,我们泰山军每过一日就强一日,汉军每过一日就弱一日,这才是王道。
范常听到这些,才恍然,忙说受教了。
张旦又继续说:
至于你说,等河南汉兵北上,我们泰山军会腹背受敌。但你不知道,渠帅正是考量这些,才定下后校尉部到河内北部建立根据地的决策。其目的就是在邺城南部地区建立较为深的纵深防御。
说完,张旦莫名说了句:
而且先生有一句话说错了。
此时话说到这里,范常额头都有点汗了,但他还是继续听张旦讲解。因为他发现自己作为一个幕僚的思维水平好像已经落主将太多了。
于是他郑重请教:
还请校尉明示。
到这里,张旦豪迈道:
先生说我们是腹背受敌是错了。因为腹背受敌的不是我们,而是河北汉军。偏偏是我们将河南与河北截断,使他们不能合并一处。有我们在河内挡住河南汉兵,随后我们三部先吃掉河北汉兵,到时候一举南下,那河南汉兵还能跑得了吗?qs
到这里,范常终于弄明白上面的战略了。他内心感慨,果然渠魁就是渠魁,一举一动皆有深意,所以有时候不理解上面意思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没理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