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只见詹徽走出班列。

    “皇太孙,臣有事启奏。”

    朱允熥微微一笑:“允。”

    詹徽偏头看向武将班列一眼,旋即沉声开口:“臣掌都察院,闻听昨日宫中剧变,心神惶恐不安,我大明幸得列祖庇佑,上苍庇护,未曾惹出祸事。”

    说到这里,詹徽语气徒然一凝:“然,宫廷禁军,却不察营中军马异动,有纵容叛乱发生之嫌,当问责严惩。”

    皇太孙提到宫中叛乱的事情,那就是说要在这件事情上还要做文章。

    詹徽心领神会,看出皇太孙是要等一个臣子将这件事情挑出,便主动接下了这件事。

    果然,如同詹徽所料。

    朱允熥点着头道:“詹尚书所奏之事,不无道理。诸位如何看?”

    说着,朱允熥再次看向面前的官员们,尤其是武将班列这边。

    皇太孙要追究禁军的责任了。

    这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毕竟那江夏侯之子周骥,乃是禁军亲卫的人。

    周骥不论用了什么手段,带着手底下的人弄出玄武门之变的事情,禁军亲卫都推脱不了责任。

    五军都督府中有人出班:“启禀皇太孙,禁军周骥兵变,禁军亲卫指挥罪责难逃。然昨日并未铸成大祸,禁军亲卫指挥素有苦劳,可罚往北地戍边。”

    朱允熥面露犹豫,开口道:“可如此,禁军亲卫便无人总领,此刻宫中安危……”

    兵部尚书茹瑺再次出班开口:“五军都督府常森,世出将门,乃开山王三子,从军多年,为人持重,忠心大明,可于此时,担当大任。”

    常家是皇太孙的娘舅家,这样的人家执掌禁军,大概才能让皇太孙放心。

    朱允熥默默一笑,看向领班武将的二舅,开国公常森。

    众人见皇太孙悬而不决。

    詹徽等人开口劝进道:“常森可担重任。”

    朱允熥这才摆摆手,点头道:“既如此,便依诸位的奏请办了吧。”

    到这里,朱允熥悄无声息的回头看了一眼大殿内。

    不见有动静发出,这才安下心来。

    倒不是说,他让自己娘舅家的三舅来执掌禁军,会让老爷子生出不满。

    他是看出老爷子似乎有要严惩如今那位倒霉蛋禁军亲卫指挥的意思,这才出手留了对方一条性命。

    不然依着老爷子的秉性,禁军亲卫底下的人闹出谋逆的事情来,禁军亲卫指挥还能活?

    茹瑺、詹徽等人是看出了自己想要开始重用常家的意思,但大概也不知晓自己真正的用意。

    倒是二舅常升,屡次抬头看向自己。

    显然是明白了自己的深意。

    而自己今日虽然屡次询问文官们的意见,但说起来终究还是武将们得了实惠。

    毕竟常森是接下了禁军亲卫的差事。

    要知晓,自从开山王薨逝之后,常家一系的势力,基本都是由凉国公为首,常家这些年倒是显得有些寂寂无名了起来。

    而如今,他已经时放出了要重用常家,重用开山王一系功勋武将的意思。

    如今他监国朝堂,询问文官一件,是为了能稳定这个群体,不至于自己表露出偏袒之意。

    监国便是执政,执政之道则在于平衡。

    将门目前仍然是自己的基本盘,但却不能因此,便让他们产生在朝堂上可以一家独大的错觉。

    无关对错,只因为位置不同。

    到这里,朱允熥主动开口道:“尊陛下旨意,江夏侯夺爵,周家株九族。禁军参与叛变之人,株三族。此时,大理寺、都察院、刑部,要与锦衣卫联办,尽快了结,莫要牵连到旁人。”

    被点了名的衙门,纷纷出班领命。

    见诸事定下,朱允熥就要开口问有无奏事。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却是意外的从大殿内走出。

    在朱允熥不解的注视下,蒋瓛躬身抱拳,毕竟毕竟的作揖:“臣参见皇太孙。”

    朱允熥挑动眉头,心生疑惑:“什么事。”

    蒋瓛起身抬头,侧目看向文武百官:“陛下有旨,夺原太子妃吕氏名分,降为太子嫔,不入宗室宝册,择地埋葬。”

    这是昨日就定下的,已经是轻饶了已经被药死了的吕氏之后的惩罚了。

    然而,除了在场少数官员提前知晓了此事。

    大多数的官员在听到这道旨意时,顿时轰的一声变得嘈杂起来,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妃乃正妻,嫔不过是妾。

    自然不入大明宗室宝册,自然不能在往后陪葬太子身边。

    只是,太子妃吕氏乃是当初皇帝亲自册封的,此刻便被夺了名分,一时间谁也接受不过来。

    然而蒋瓛却还在继续说道:“夺皇孙朱允炆郡王封号,以大明皇孙之身,前往中都凤阳皇城。”

    广陵郡王被废了!

    这一则消息,更是宛如应天城城墙上的火炮开打,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嫡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肉丝米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丝米面并收藏大明嫡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