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出事了!”

    一声山呼,所有冲进信国公府的官员,尽数跪倒在了朱允熥面前。

    那跟在铁铉身边赶来的锦衣卫缇骑,更是直接匍匐在了地上,嚎哭的声嘶力竭。

    铁铉亦是满脸铁青,神色紧张,目露担忧的看着生生止住脚步的朱允熥。

    在朱允熥身后,被他拉着的汤鹊清听到太子爷出事了,几乎是差点就要昏厥过去,幸好有后面跟上来的婢女搀扶住。

    信国公府前院,一时间百官山呼悲戚。

    声响,引动了汤府仆役婢女的关注。

    尽管朱允熥早有准备,心中知晓老爹这次西巡定然是要出事,并且早就在心中建立了疏导。

    但徒然之间,亲耳听到老爹出事的消息,亦是身形一个晃动。

    孙成在一旁跨步上前,伸手托住朱允熥的手臂。

    他小声的说着:“三爷,这时候您是万万不能再出事了!”

    朱允熥赶忙警醒过来,目光深沉的看着跪在眼前的百官,眉头紧锁。

    “噤声!”

    他低喝一声,令暴露着惶恐反应的官员们,纷纷一震,看着往日里和善的皇孙这时候面露森严,纷纷止住了哀嚎。

    朱允熥压着心头的躁动,一挥衣袖:“太子爷如今情形尚未可知,尔等这是要作甚!国朝养士数十载,尔等为官多年,突遇情形,便失了稳重?”

    尽管他嘴上如此说着,但心中却如明镜一般,知晓老爹对于如今的大明朝而言,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大明的江山社稷,意味着朝堂上千千万万官员身家性命,意味着大明朝能否安然步入盛世。

    他压抑着心中的情绪,低声道:“都起来!”

    百官这时候也终于是终止住情绪,闻声而起,肃立原地。

    朱允熥再低头看向匍匐在地上的锦衣卫缇骑:“说清楚了,太子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如今情况如何,现在何处!”

    那前来中都传递讯息的锦衣卫缇骑,赶忙爬起身来,跪在地上。

    “回禀殿下,太子爷初始由水路至河南,地方官员宴请恭迎,太子爷多有饮酒。随后便转陆路前往关中,却不想忽的遭了风寒,就此高烧不断。”

    “幸得随行太医调配药方,方才替太子爷压制住了病情。然而,却不想自那时起,太子爷每夜便浑身发寒,便是好几床被褥,也不见好转。”

    “就在太医们苦于如何施救时,太子爷却就此昏迷不醒。诸位大人商议无果,太医无药可出,只能调转行程原路送太子爷返回应天,尚不知行在何处。”

    “我等被千户派出传信,途中知晓殿下身在中都,属下便转道前来禀报。”

    一番解释之后,这锦衣卫缇骑又是一拜到底,高声嘶吼。

    “臣等护卫不利,致使太子染疾,死罪已!”

    饮酒之后染了风寒吗?

    这是太子本就身体虚弱,加之长途跋涉,随后意外风寒,便一病不起吗?

    朱允熥眉头紧锁,看着跪在面前请罪的锦衣卫缇骑,冷哼一声:“便是要了你的性命,就能让太子爷醒过来吗!滚下去睡一觉!”

    喝退了锦衣卫缇骑之后。

    朱允熥愁容满面,他料到了老爹会在西巡途中遭遇意外,却没有估算到,是他人还在中都的时候。

    面前的随行官员,这时候也已经起身谏言:“殿下,如今尚不知太子爷行在何处,但既然是由水路返回,我等此时是否出发,赶到运河边,寻找到太子,护卫身边?”

    “依着那锦衣卫的人脚步,太子爷的位置目下不难确认,取了堪舆便能推算出来!”

    “太子如今昏迷不醒,是否要就地通传地方官府,遍寻地方名医,护送前往太子身边?”

    一时间,无数的官员出言献策。

    这这时,信国公汤和也与汤家的人,问询赶来。

    汤和面色沉重,颤巍巍的由家中的妾室搀扶着,走到了朱允熥面前。

    “殿下,太子现状如何?”

    朱允熥脸色不明,躬身抱拳:“汤爷爷,目下父亲情况尚不明确。”

    一旁的汤鹊清也从震惊中平静下来,福身:“爷爷。”

    汤和嘴唇颤抖的低声呢喃着:“怎么就出了这事……怎么就出事了……好端端的怎么就病了啊……”

    朱允熥这时候心事重重,思考着自己现在应该怎么做,无心回答。

    汤鹊清却是小心翼翼的走到他身边,伸手扯了扯他的袖子。

    朱允熥皱眉回头,皱着眉,露出征询的目光。

    汤鹊清看了眼前面的官员们,而后小声道:“殿下,您现在该赶回应天……”

    汤和在一旁听的清楚,不由目光一震,眼神深邃的盯着说出此话的汤鹊清。

    只是任谁都知晓,这个时候朱允熥最该做的就是立马返回应天城,以防不测。若事情到了为难之际,他人能身处中枢,镇压朝中宵小和意图不轨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嫡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肉丝米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丝米面并收藏大明嫡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