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

    「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了。你们继续。」

    灵菊随后又探着轻快的步伐离开了这处幽静的竹林亭台。

    她最后的一句话,无疑让太娲多出的那么一丁点的谢意也被消磨干净。

    陈刘自觉理亏,也只能问一句:

    「太娲姐姐……」

    「闭嘴。」

    气氛一时间陷入了极度的焦灼。太娲不想说话,而陈刘不敢说话。

    不过总是这么愣着也不是事儿,所以必须要有人破局。

    「那个……」

    他刚打算说些服软的话,便见到一名焦急的侍卫闯了进来。

    他看到陈刘之后便尤为地惊喜,连忙说道:

    「陈大人,太子殿下与四王爷正在青云小阁。唤你过去见驾。」

    陈刘看了一眼太娲,太娲于是自己直接生着闷气离开了。

    他只能叹息一声,随后说道:

    「带路吧。」

    「陈大人这边请。」

    青云小阁,乃是整个涵香院最高的阁楼。

    在上面足以鸟瞰整个涵香院,欣赏淮安河水的蜿蜒曲折,清澈凛冽。

    春风十里,花木檀香,极具风味。

    陈刘被侍卫带到此处时,正见到阁楼之上太子殿下李晚与淮南王李安这对叔侄正有说有笑,也不知道在谈论着什么,只觉得气氛融洽自然,好像是亲父子一般。

    「殿下,王爷,监察使陈刘大人求见。」

    李晚当即吩咐道:

    「让他上来。」

    「是。」

    陈刘此时大脑飞速的运转,只希望太子爷不要让自己直面与淮南王的矛盾。

    「参见太子殿下,参加王爷。」

    「免了。」

    太子殿下说完后,陈刘也就抬起头来。

    刚才离得远了些,看得不是很清楚。此刻他只觉得太子爷和淮南王的气质有些相像。

    一个是干劲十足,气血鼎盛的年轻太子;一位是坚毅卓绝,挺拔傲然却又让人感觉温和的地方藩王。

    这两人若是没有猜疑,或许会好很多。

    太子殿下也没有和陈刘寒暄什么,只是问道:

    「你觉得我们召你前来所为何事?」

    「微臣不知。」

    陈刘当然知道。

    刚才才面见完瀛洲使节便紧急地唤他前来,显然就是为了海外三山的事情。

    至于多大限度上是为了让他趁机观察淮南王的情况,那就不太清楚了。

    「装糊涂是吧?与你明白说了吧。东海三山中瀛洲决定与大梁结盟,蓬莱算是敌对,至于方丈,则态度模糊,暂不可知。」

    如此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这么机密的讯息,这让陈刘有些受宠若惊。淮南王也为之侧目而视,高看了陈刘一眼。

    在他心里,陈刘显然是太子爷李晚的心腹无疑。

    随后,李晚递给了陈刘一张卷轴,上面记录下了瀛洲使节所说的一切信息。

    海外三山,乃是数千年前便从内陆独立处于的练气士。

    他们算是上古练气士的传承者,道门、佛门与儒家占据其中的多数。

    其中蓬莱实力最强,乃是各派混合,佛道儒妖巫,鱼龙混杂,派系千丝百缕。

    方丈最为神秘,以苦修士与佛道两家为主。中文網

    他们秉持着天下不乱便稳坐山中的基本理念,是三山当中与内陆断绝得最干净的存在。

    现如今将乱未乱的局面当中,他们仍然不愿意干预世俗,希望由世俗王朝自行决定一切。

    至于老者所代表的瀛洲,态度则是十分鲜明。

    他们觉得大势不可避免,那便要提前入世筹谋好一切。

    其中,他们便选择与大梁合作。

    他们初步的诚意,便在于透露了一些海外三山的情报。至于进一步的合作,则需要等到大梁派使节亲自上瀛洲与他们当面洽谈。

    这算是比较公允的方式,而且瀛洲先联系大梁,本就表明了某种对大梁的示好。

    当然,在这些信息当中,陈刘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关于妖祖信物的记录。

    这个信息,算是附赠的信息。

    不知是那位老者知晓的也不多还是有所隐瞒,上面记录的东西并不多。更多的属于对这件信物的基本描述。

    陈刘只粗略地看了几眼,记住上面的信息后,便将卷轴呈还给了太子爷。

    于是太子爷问道:

    「怎么看?」

    这卷轴不错,卷轴里的纸张不错,纸上的字也写的不错。

    这是陈刘想说的回答却是不能说的回答。

    他想了想只说了一句:

    「无论是真是假,是好是恶,仍然要派去使节探查一番,方知究竟。」

    「说的不错。那本宫赐你王杖栉节,遣你为使,三日后出使三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饮刀风歌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灯芯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灯芯糕并收藏饮刀风歌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