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下江南在即,太子爷监察各道府州县的议程也渐渐展开。

    各地辖区内的各种问题都少了很多,即使是曾经互相使绊子的衙门也不可能在太子爷第一次亲自监察的时候触霉头。

    当地的豪绅官吏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太过火,所以最近的事情不多,少尹也不怎么介意陈刘来与不来。

    “最近没人找事,感觉都有点不习惯了。”

    自从上一次京郊外的灭门案抓到行凶之人后,真正在幕后操盘的人也有些偃旗息鼓的架势。

    就是一件事让两位少尹都有些忧伤,这京兆府尹的位置一直空悬,让他们的心里都有些痒痒的。

    而此刻的皇城当中,李晚正在与自己的幕僚,国子监祭酒范蜀聊着天。

    “这诗会看来短时间内是开不了了。”

    李晚站在宫城边,眺望着远方,说道:

    “周至已然回了书院,一时半会确实不会出来了。不过据说他带走了一位青楼女子,收她作了学生。还带走了她的弟弟,一同入书院进学。”

    范蜀听到太子爷牵起话头,便立马接了过来。

    “哦?哪来的青楼女子有这么大的福分?”

    这消息确实让李晚有些惊讶,书院里的许多老夫子可最难接受风尘女子的。

    范蜀于是解释道:

    “这女子乃是京城醉梦楼的馆伎,年岁不大,大概是被父母卖了。不过有一日,她被京兆府的一个小捕头赎了下来,养在家里。”

    “小捕头?他哪来的钱?”

    范蜀俯身到了李晚身边,说了三个字,李晚也就恍然了。

    打杆处的话,有些其他收入实属正常。

    “这样的话,他怎么会选择一个青楼女子?”

    这一回,范蜀也无从回答。

    无论怎么讲,对于有权有势之人来说,往往都会选择更好的享受。一响贪欢自然无可厚非,但将青楼女子接回家里,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既没必要,甚至还会被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据说,他是醉梦楼、教坊司诞生的三首词作的作者,那女子进入书院进学也是他一手谋划。”

    “有意思有意思。可惜最近事情多,否则我一定要见一见这个妙人。”

    说到此处,李晚两人也走到了皇城内阁门口。

    内阁当中,十几位中枢大臣正在等待着监国太子主持内阁会议。

    “臣先告退了。”

    范蜀此时,自然是没有资格参与内阁的,于是与李晚行礼过后,自行离开了。

    随后李晚咳嗽一声,便进入内阁,其中的所有人,除了年老体弱的首辅大人外,都站起身来参拜监国太子。

    “坐。”

    坐在皇帝宝位侧边的首座,李晚先和于海老爷子打了招呼,再让众位大臣坐下。

    “众卿依次说吧。”

    李晚吩咐了一句,随后便是兵部侍郎叶和谦先对北蛮陈兵边境与大梁对峙的相关事宜做了汇报。

    自从当日李晚下令,让驻守边境的顾大将军向北推进五十里后,北蛮便增兵,与大梁在大同对抗。

    双方先后发生了数次摩擦,不过这几次,占据优势的不再是北蛮蛮子,而是大梁。

    采用萧解元策论当中的拒马军阵、兵器后,大梁边军先后围杀了数千北蛮骑兵,自身损失却近乎可以忽略不计。

    后来,北蛮也学聪明了,只是在远处游曳袭扰,并不与大梁正面冲突,所以又再次陷入了僵持。

    “嗯,先如此,等神机营准备好,再做安排。”

    “是。”

    随后李晚又点出了主管财政的户部,户部尚书楼方镜立刻站了出来。

    他今年已经六十,没有修行过,所以已经是高龄。

    不过他这半年来,却很是兴奋。

    面对进取的两朝国主,常态性亏空的户部,今年有望有所结余。

    “回禀太子殿下。上半年的盐铁、赋税、关课、农桑……将收上来的钱款将比往年多出两成!这是户部所制明细账目,请太子殿下审阅。”

    一旁的太监连忙接过账簿,呈递给李晚。

    李晚并未细翻,但看着明显比往年多出来许多的数目,也是欣喜异常。

    他的宏图伟业,缺了钱可是万万不能的。

    即使是沉稳如他,也不免露出喜色,并顺势嘉奖了户部的一应官员。

    随后的工部也有类似的成绩,也得到了奖赏。

    这自然让原本的六部之首,吏部有些嫉妒。

    他们此次只不过协理礼部,在太子爷上龙虎山的路途当中配合监察各地官员。

    至于刑部?刘尚书只期待别再有大案发生就是了。

    不过这一切变化的真正操盘手,那位萧解元,他们直到此刻都不知道他在哪里,他是谁。

    李晚也只知道奉帅、监正知晓他的身份。

    “老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饮刀风歌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灯芯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灯芯糕并收藏饮刀风歌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