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还被历代神仙通鉴编入天罡三十六法,列为最后一法压轴,在它前面分别是撒豆成兵,挟山超海,飞砂走石。而历代神仙通鉴,内容五代以前为徐人瑞所修,宋元两朝为程瑶续修。明末清初徐道、程毓奇删减编集据魔都江东书局印行本末云,徐道系明初滇池侯徐英之子徐人瑞六世孙,程毓奇则为明代理学家程翔之子程瑶的五世孙,收录上起鸿蒙未判,下至明宣德初历代仙真事。

    一名三教同原录,又称神仙通鉴、神仙鉴、仙鉴等……如此了解此书,因为扇贝经常闪现闪没的某省图书馆存有康麻子庚辰本,极其珍贵。

    程瑶,娶妻周氏,夫妇同庚,男生冬至,女生夏至。父母去世后,佩剑出游。至句曲遇王仲都,授以大道……重点在王仲都!

    汉桓谭的新论之辨惑记载,元帝被病,广求方士,汉中送道士王仲都者……隆冬盛寒日……御者厚衣狐裘,甚寒战,而仲都独无变色。卧于池台上,曛然自若……至夏大暑日,使曝坐,又环以十炉火,不言热而身不汗出。

    不只是玄幻神异,比戒指里的老爷爷还离了大谱!

    孙思貌有些尴尬地轻咳两声,说道:“武帝下策书收皇后玺绶,卫皇后遂自杀。”

    好好的黄老之学,就这么被那些人带歪了,但某也不能说他们就做错了,毕竟和墨家、农家等比起来,已经好太多。至少传承有序,未曾断代,更没有查无此人。

    李元婴瘫回矮榻,靠在靠枕上哀嚎道:“原来都是忽悠人滴!某以后还怎么给小包子讲那些神异故事啊!某受伤了,某想要静静!”

    春桃默默转身出去,去找那个叫静静的侍女。曲三娘目前由芒种照看,因为孙公给她服用了一颗小药丸,让她不敢离开滕王府。至于芒种,应该很快便会选好夫家,风光嫁人或者为媵。

    孙思邈取来小铡刀和青蒿,肘后备急方记载疟疾之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目前需要研究一下,如何能更好地制成颗粒药剂……怎么也比让那些巫医跳舞有用。

    “蒿草?”李元婴闻到不甚喜欢的味道,皱着鼻子说道。“孙公,你准备熬解暑饮吗?”

    青蒿解暑饮,很适合修路采石的人喝,修到洛阳后,关内道的州府之间道路,便会依次修建起来,解暑饮很有必要……但也不用麻烦到孙公来熬制?

    孙思邈摇了摇头,笑道:“难怪陛下总说你淘气,解暑饮哪里用我来做?葛洪说青蒿适合治疟疾,我试验了这些年,效果不是很好。就想试试颗粒药剂法,也许能有效。”

    李元婴:“……”

    疟疾用青蒿素没错,可双氢青蒿素的制作……不论是四氢呋喃还是离子交换树脂,又或者多羟基化合物,目前的来说,都不可能制造出来。

    当年青蒿素刷屏,某有去找相关的资料来看,只能说后世那种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真的很好,只要想学,总能找到相关的资料,科普级的资料完全不会有任何障碍。想了解更多,又有各种网上书店,还有那么多的书城和图书馆。

    ……等等,可以用乙醇法,不用工业酒精,用酒试验看看,反正后续的事情,孙公他们会想办法搞定。

    只可惜烟草现在依然还在洲……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还是无法漂洋过海地去看你。

    孙思邈就看到闲极无聊的李元婴,拿着一个小竹盘装满自己刚切好的青蒿,还只拿叶片部分,走到小石磨那里,磨粉。摇了摇头,没再看他,继续铡切。

    静静悄悄走进药庐,默默站在李元婴身边。清澹的面容上一双柳叶眼,如同仕女画上走下来的女子。

    李元婴听到脚步声转过头来,想吩咐人去取酒,结果不是春桃,也不是白露……这个小美人,某很确定某没见过。疑惑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王爷,奴叫静静,来自苏州府。”带有一点吴农软语口音的声音,比春桃她们多了两分温柔。

    李元婴头上滑下三根黑线,后世静静和停停的段子,看着很有趣,真落到自己头上……某只能暗自庆幸,还好某没说某想等等,身边若有叫等等的侍女,会很方……有些无奈地说道:“让人去取一坛蜀山春。”

    蜀山春是公孙先生带来的酒,刘二郎用制作火油之法,或者说是分离阴气氧气之法更合适,蒸过一次,度数比普通的酒高不少。但因为当年喝酒不多,没法准确说出大概会有多少度。

    “唯。”静静轻声应道,后退三步后,转身离开……滕王的眼神好可怕,我要和春桃阿姐说声,滕王他真的真的不认识我。

    继续推磨,李元婴决定晚上再和春桃讨论静静的问题,她们如此行事,很容易误导以后的王妃和孺人、媵妾们……还要七年,某才能唱动力火车的“当”的副歌部分。

    其实七年也有些早,后世的法定婚龄可是二十二周岁。

    孙思邈摇了摇头,刚答应陛下十八岁之前不喝酒没多久,果然还是孩子心性,轻声笑道:“王爷不必担心醉酒,某已经写好醒酒汤的方子,春桃她们会帮你熬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家兄唐太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红薯刺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薯刺客并收藏家兄唐太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