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靠你们多多关照呢。”
或许因采访任务较急,简单寒暄之后,那新闻部主任便向刘大可简要介绍了采访大纲。刘大可一听报社要对他百都之行进行专访,自然很高兴,接着便侃侃而谈。
梁海星见刘大可与报社记者相谈甚欢,就借故有事,退出了刘大可的房间。
走进自己的房间,梁海星坐在写字台前,在思考着事迹材料的撰写,刚刚与刘大可交谈的情景不时浮现其眼前,越发觉得,如果按照刘大可的要求,材料非常难写,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就迟迟没有动笔。
就在梁海星苦思冥想间,梁海星手机响了,见是陌生电话,因忙于写稿子,梁海星没有接,但手机却一直响个不停。无奈之下,梁海星接通了手机。电话是人社局工作人员打来的。梁海星有些不解,心想:人社局怎么会知道自己的手机号?对方对梁海星的误解,似乎有些不耐烦,就直接对梁海星道:他的电话是刘副市长告诉的。并且对方还用命令的口气道:今天下班前,一定要将先进集体的材料交给人社局奖惩科,市里等着研究。梁海星一听,对方讲的与刘大可的要求大相径庭,就有些不解。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还告诉梁海星,他们的事迹材料不用太复杂,将百都之行的主要事迹叙述清楚就可以了。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还专门强调,有关情况人社局已经向刘副市长作了汇报。对方说完便挂断了电话。梁海星望着眼前的手机陷入了深思。
回想着刘大可刚刚说过的话,梁海星觉得刘大可最为在意的还是他个人立功及奖项,于是决定采取折衷的办法,按照人社局的要求,除了集体的事迹外,为每个人单独写出一篇事迹材料。主意已定,又是百都之行的亲身经历者,而且每个人的事迹内容大同小异,只不过侧重点不同。
事迹材料很快写完,经过一番修改后,梁海星想让刘大可审阅后,抓紧送人社局。
梁海星本以为刘大可还在接受马山报社记者的采访,来到刘大可房门前,先是侧耳细听了一番,见里面传来电视的声音,梁海星就轻轻的叩响了刘大可的房门。
梁海星走进一看,刘大可正坐在沙发上,两眼望着电视屏幕,正全神关注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电视上正在播放着有关文玩的知识。梁海星不好打扰,就站在一旁静静的等侯。
片刻过后,节目终于播放完毕,刘大可才依依关上电视。梁海星便将写好的事迹材料递给了刘大可。刘大可接过一看,先是不由的赞叹道:“这么快就写出来了?”接着,刘大可脸色骤变,虽然仍然满脸的微笑,但很僵硬,梁海星明显感到刘大可对材料不满意。
见刘大可仍在坚持他原来的想法,梁海星便将人社局的要求,向刘大可作了汇报。而且梁海星还告诉刘大可,人社局的工作人员仍坚持为他们申报集体功。刘大可听后,对稿子的内容有些无奈,简单看过后,没有提出什么意见。但对梁海星坚持每人申报省级劳模的做法却极为赞赏。刘大可望着手里的事迹材料,笑道:“就应该这样,既然市里提出对我们进行表彰。我们就要把我们的想法表达出来。如果我们不提省级劳模的事,市里不会主动为我们申报。我们自己提出来了,市里就会尊重我们的意见,积极做工作。这事就有希望。”
梁海星没有说什么,一直望着刘大可的脸色。因为梁海星特意将刘大可的个人事迹材料放在了第一页。刘大可又翻了一遍,觉得其本人的事迹材料写的单薄了些,又似乎提不出什么更好的意见,有些无奈,就道:“先这样上报吧。有机会我找周书记再专门争取一下。争取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回报。”刘大可说着,将眼前的事迹材料交给了梁海星。梁海星刚从刘大可手里接过事迹材料,欲起身离开。不料,又被刘大可要了过去。刘大可再次接过梁海星递过来的事迹材料,又接过梁海星递过来的签字笔。刘大可在他的职务一栏将副市长划掉。梁海星不解,疑惑的目光望向刘大可。刘大可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随后填上“干部”。梁海星顿时看出了刘大可的心思,同样微微一笑。随后,刘大可又在每个人的事迹申批栏上写下“同意”二字,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刘大可又将事迹材料还给了梁海星。
刘大可不由的望了梁海星一眼,二人不约而同的笑了。也许有些累,刘大可伸了个懒腰,对梁海星道:“这东西就是个程序,关键靠争取,还要做工作。”
接过刘大可签批过的事迹材料,梁海星如释重负。
或许因采访任务较急,简单寒暄之后,那新闻部主任便向刘大可简要介绍了采访大纲。刘大可一听报社要对他百都之行进行专访,自然很高兴,接着便侃侃而谈。
梁海星见刘大可与报社记者相谈甚欢,就借故有事,退出了刘大可的房间。
走进自己的房间,梁海星坐在写字台前,在思考着事迹材料的撰写,刚刚与刘大可交谈的情景不时浮现其眼前,越发觉得,如果按照刘大可的要求,材料非常难写,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就迟迟没有动笔。
就在梁海星苦思冥想间,梁海星手机响了,见是陌生电话,因忙于写稿子,梁海星没有接,但手机却一直响个不停。无奈之下,梁海星接通了手机。电话是人社局工作人员打来的。梁海星有些不解,心想:人社局怎么会知道自己的手机号?对方对梁海星的误解,似乎有些不耐烦,就直接对梁海星道:他的电话是刘副市长告诉的。并且对方还用命令的口气道:今天下班前,一定要将先进集体的材料交给人社局奖惩科,市里等着研究。梁海星一听,对方讲的与刘大可的要求大相径庭,就有些不解。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还告诉梁海星,他们的事迹材料不用太复杂,将百都之行的主要事迹叙述清楚就可以了。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还专门强调,有关情况人社局已经向刘副市长作了汇报。对方说完便挂断了电话。梁海星望着眼前的手机陷入了深思。
回想着刘大可刚刚说过的话,梁海星觉得刘大可最为在意的还是他个人立功及奖项,于是决定采取折衷的办法,按照人社局的要求,除了集体的事迹外,为每个人单独写出一篇事迹材料。主意已定,又是百都之行的亲身经历者,而且每个人的事迹内容大同小异,只不过侧重点不同。
事迹材料很快写完,经过一番修改后,梁海星想让刘大可审阅后,抓紧送人社局。
梁海星本以为刘大可还在接受马山报社记者的采访,来到刘大可房门前,先是侧耳细听了一番,见里面传来电视的声音,梁海星就轻轻的叩响了刘大可的房门。
梁海星走进一看,刘大可正坐在沙发上,两眼望着电视屏幕,正全神关注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电视上正在播放着有关文玩的知识。梁海星不好打扰,就站在一旁静静的等侯。
片刻过后,节目终于播放完毕,刘大可才依依关上电视。梁海星便将写好的事迹材料递给了刘大可。刘大可接过一看,先是不由的赞叹道:“这么快就写出来了?”接着,刘大可脸色骤变,虽然仍然满脸的微笑,但很僵硬,梁海星明显感到刘大可对材料不满意。
见刘大可仍在坚持他原来的想法,梁海星便将人社局的要求,向刘大可作了汇报。而且梁海星还告诉刘大可,人社局的工作人员仍坚持为他们申报集体功。刘大可听后,对稿子的内容有些无奈,简单看过后,没有提出什么意见。但对梁海星坚持每人申报省级劳模的做法却极为赞赏。刘大可望着手里的事迹材料,笑道:“就应该这样,既然市里提出对我们进行表彰。我们就要把我们的想法表达出来。如果我们不提省级劳模的事,市里不会主动为我们申报。我们自己提出来了,市里就会尊重我们的意见,积极做工作。这事就有希望。”
梁海星没有说什么,一直望着刘大可的脸色。因为梁海星特意将刘大可的个人事迹材料放在了第一页。刘大可又翻了一遍,觉得其本人的事迹材料写的单薄了些,又似乎提不出什么更好的意见,有些无奈,就道:“先这样上报吧。有机会我找周书记再专门争取一下。争取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回报。”刘大可说着,将眼前的事迹材料交给了梁海星。梁海星刚从刘大可手里接过事迹材料,欲起身离开。不料,又被刘大可要了过去。刘大可再次接过梁海星递过来的事迹材料,又接过梁海星递过来的签字笔。刘大可在他的职务一栏将副市长划掉。梁海星不解,疑惑的目光望向刘大可。刘大可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随后填上“干部”。梁海星顿时看出了刘大可的心思,同样微微一笑。随后,刘大可又在每个人的事迹申批栏上写下“同意”二字,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刘大可又将事迹材料还给了梁海星。
刘大可不由的望了梁海星一眼,二人不约而同的笑了。也许有些累,刘大可伸了个懒腰,对梁海星道:“这东西就是个程序,关键靠争取,还要做工作。”
接过刘大可签批过的事迹材料,梁海星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