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

    黑夜。

    月光朦胧,星光暗淡。有乌鸦在叫。

    百余匹快马,沿着小路,向南方而去。马上的人都是身披铁甲,身材雄壮,面容坚毅的精锐战兵。

    为首之人,雄健勇毅,目光尤其锐利,似一柄利刃。

    “将军。前方是小泾河。”一名战兵忽然说道。

    这位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济南总兵,大将李擒虎之子李廷元。城破之前,他原本想与李擒虎一起殉国,为楚尽忠。

    但李擒虎命令他南下,理由他无法拒绝。

    “死亡很容易,活着却很难。为父得封济南总兵,统管一军。现在济南被攻破,为父难辞其咎。”

    “没有脸面回去南京。”

    “你不同。济南被攻破,你不必负责。”

    “为父死在济南。”

    “如果江淮被攻破,楚国就灭亡了。”

    “国仇家恨。你回去江淮,为陛下守淮。然后图谋中原,灭汉,兴复楚国,为我报仇。”

    “去吧。”

    李廷元回想起父亲临别时候的话语,心中燃烧着一团火,恨不得仰天长啸,宣泄悲愤。

    国家之仇,父亲之恨。

    让他恨不得,立刻提刀砍下吴年的人头。

    那一定非常痛快。

    非常非常的爽快。

    但是。

    没有这样的条件啊。

    他很清楚父亲的意图,也很清楚现在的局势。

    汉兴,已经不可阻挡。

    楚国之火,微乎其微,似风烛残年。

    中原一战。

    熊无我、武炎、王霸先等章武一朝提拔起来的优秀将军,精兵强将,灰飞烟灭。

    中原广袤的土地,尽入汉庭。

    汉庭收编了许多精兵,得到了中原。

    此消彼长。

    汉庭的势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楚国虽然不至于说是无人可用,但也陷入了尴尬之地。

    父亲希望他活下去,是老父亲的舐犊之情。而从大局考虑,楚国陷入窘境。

    他这样的不孝子,败军之将,可能也是现在楚国最能打的将军了。回去江淮,守住楚国最后的火种。

    要比死在中原,死在济南有用多了。

    所以。

    他逃了。

    背弃了父亲,从济南城逃走。昼伏夜出,骑着马,向南而去,如今快要到达淮河了。

    这也多亏了汉庭刚刚控制中原不久,掌控力不完美。

    他们才能逃出来。

    “灭汉很难了。但保住楚国还有机会。再等局势转变,十年、二十年、一百年。或许我的子孙能看到汉灭。”

    李廷元充满了怒火的同时,内心也不乏冷静,知道什么是如日中天,什么是事不可为。

    “停下休息。喝水吃干粮。喂马。”

    李廷元深呼吸了一口气,大声下令道。

    “是。”百余战兵齐齐应是,来到了小泾河边上休息。

    小泾河是一条小河,河水清澈。

    李廷元等人吃饱喝足,喂了战马之后,便翻身上马,马不停蹄的往南方而去。

    等天亮的时候,李廷元到达了重城淮安城外。

    淮安。

    顾名思义。

    这是一座淮河防线上的重要城池,关乎淮河安危。

    它位于淮河北岸,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但是它必须存在,因为它的旁边,就是大运河,可以通过水路直达扬州。

    淮河防线,它不是只守备一条淮河。淮南这个地方,它的水系是网状分布的。

    水路交通,四通八达。

    守备淮河防线,需要己方水军很强。

    其次是要守备淮南的各路重城。

    东线就是淮安、扬州。

    中线是蚌埠、滁州、六合。

    西线是寿县、六安、合肥。

    没错,就是三国时候。孙权一辈子也没有打下来的合肥,并闯出了孙十万的名头。

    这三条线,可以通过水路,互相支援。

    防御力很强。

    再加上东南是富庶之地,物产丰富,产粮极高,人口众多。

    历史上。

    南宋就是依靠淮河防线,抵抗住了蒙古人的进攻,达到半个世纪之久。

    理论上来说。

    楚国是有可能依靠这条防线,抵抗住汉军南下的。

    淮安城。

    熊无我出兵中原之后,楚国就对淮安城进行了改建。城池加高加固,囤积军粮、兵器、箭矢等军需物资。

    收集石头、木材、膏油等守城物资。

    增加守备兵马。

    并允许城内外百姓南逃,以至于荒废了城中的商业,城外的良田。

    它从一座经济繁荣,农业发达的要地,变成了纯粹的军事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将门枭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江左俊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左俊杰并收藏将门枭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