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拉到了文华殿的中殿。

    来到了这里、前殿的争吵声算是小了不少,而朱由校也对他道:

    “近几日、就不要管淮北和其他事情了,好好在东宫或者燕山大营呆着就好。”

    “嗯、我知道了。”朱由检明白,好皇兄是怕波及到自己。

    毕竟杨路是沈炼带回北上的,杨涟又是东林党,朝会前的态度对他好了不少。

    这么一想,齐楚浙宣昆五党很难不把他和东林党联想到一起。

    因此眼下要做的就是闭门不出,尽量减少和这些政治人物的斗争。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对朱由校抱歉道:

    “我在京外、不知朝堂惊险,留哥哥一人在京城,实属不易。”

    “哪里的话”朱由校脸上洋溢着笑容,与刚才朝堂上判若两人道:

    “近来、我准备让忠贤提督东厂,那骆思恭与百官眉来眼去,用着不顺手,你看看陆文昭可以吗”

    朱由校害怕朱由检以为自己要抢他的人,故意商量着,而朱由检哪里会有那种想法,当即笑道:

    “若是陆文昭升官、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怪罪哥哥”

    “更何况若是他能帮到哥哥,我心里也好受些了。”

    “既然如此。”朱由校笑道:“那等淮北事情结束,我便会示意骆思恭回乡养老,将陆文昭派到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

    “刚好锦衣卫有些问题,弟弟想个办法,叫他整顿整顿锦衣卫,也好收拾这些朋党。”

    朱由校的话里话外,都是将文臣作为一种棋子的淡漠语气,似乎对于他而言,文臣亦不过是棋子罢了,只不过这棋子拥有一定的权利。

    这就是家天下,而朱由检也不可能可好皇兄对着干,因此便作揖道:

    “既然这样、那我就先回勖勤宫了,早膳没吃有些饿,等会还要编写一些教材作为燕山所子弟的读教。”

    “噢由弟弟编写”朱由校来了兴趣,随后拍了一下朱由检的后背道:

    “到时候编写出来,给我看看,我倒是要看看,由弟弟编写的教书是什么样的。”

    说到这里、朱由校也笑了出来,而朱由检无奈,只能作揖后告退出了中殿。

    望着朱由检退出中殿的背影,朱由校也慢慢笑着笑着平静了下来,随后瞥了一眼身后的王安道:

    “以后常朝改为三日一朝。”

    “奴婢领旨……”听到这话,王安知道,朱由校也是在躲避未来可能变得嘈杂的朝堂。

    京察的事情眼下已经定下来了,朱由校用淮北大饥堵上了浙党的嘴。

    他真的在意淮北百姓的生死吗或许在意,但没有朱由检想的那么在意。

    不止是朱由校,甚至可以说、整个朝堂上,除了那小部分由富农和贫农出身的官员外,其他大臣都不怎么在意。

    走在长道上、朱由检脑中闪过了无数画面,全部都是关于刚才的常朝。

    刚才的那一切、算是政治斗争吗应该不算。

    那样的手段并不高明,更算不上高超。

    能放到台面上来讲的事情都不算高明。

    那么、真正的政治斗争什么时候会来在什么地方来为什么这些政治斗争对于好皇兄来说这么简单

    “权力……”朱由检轻声呢喃。

    他理解了好皇兄的话,所谓的政治斗争不过是权力不足罢了。

    这不是现代,这是古代。

    这是一个只要拥有权力就能把控一切的地方,军权、皇权、地方权……

    这三种权力、地方权力推举上来的文官是最难缠的。

    但只要皇权掌握了军权,就是地方权力再怎么难缠,也终究是抗不过锋利的刀子。

    “如果是这样,那我就成为皇兄手里的那把刀,至少这样、神州不会沉沦,我也不会死……”

    想到这里、朱由检眼神坚定了下来,而他自始至终所做的一切、无非就是在神州不会沉沦的前提下,保住自己的性命。

    只不过眼下他多了一个需要保护的人,那便是好皇兄。

    他脑中的记忆,还有他这两个月来所经历的关爱,都是好皇兄给的。

    好皇兄会不会也在骗他,这点他也不知道、从历史上来看并没有,或许两人的关系,只有好皇兄诞下子嗣才会开始出现裂痕。

    “陆文昭……”

    “卑职在!”听到朱由检叫自己,陆文昭走上前来,而朱由检也抬头看向远处不断下落的鹅毛大雪,轻声道:

    “保护好杨路,再叫卢剑星抓住机会、贩卖到足够的银子。”

    “卑职领命!”陆文昭低头应下,而朱由检也在心里自我安慰了起来。

    “运粮不是助长风气,而是为了赚到足够的银两,打造足以破开这乱局的人马。”

    “只救淮北一带的百姓太平是勇士,但能让天下百姓都太平的才是枭雄!”

    “发饥荒财这种事情,与我要做的事情相比,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家兄朱由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家兄朱由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