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纪效新书》中也曾说:“凡官军启行,各须披甲戴盔执器械,庶几临敌轻便,不许并执肩缚。若路远天热,得令方许更传。”

    可一身重甲加兵器近四十斤,哪怕是明军精锐着重装行军,一天也不过行军六十里罢了。

    像是魏武卒那样的人马,甲胄兵器四十斤,里程换算明代,行军七十里,属于精锐中的精锐了。

    朱由检不可能按照戚家军、魏武卒的标准来要求羽林三卫。

    要真的重装行军,他们一天走三十里都够呛。

    《纪效新书》中的行军办法是很有效的,但是应该根据手下的人马素质来进行修改。

    兵法不能一板一眼,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对于朱由检来说、眼下的队形,只要保证不乱,关键时刻把板车聚集起来,随后两人帮一人着甲,这样很快就能让大军三分之一的人着甲拱卫,剩下三分之二的人就有了时间着甲。

    虽然他不认为在北直隶,会有蒙古人或者什么流民来袭击他,但小心谨慎是没有错的。

    也就是在他的指挥下,大军徐徐北上,最后提前抵达了栗山坳。

    抵达栗山坳的同时,朱由检也拿出了自己所绘画的临时扎营图纸,交给了陆文昭,命人用辎重车将营地围了起来,随后才开始了埋锅造饭。

    一股股炊烟吹向高空,苍鹰在空中发出鹰唳声,朱由检的第一次指挥行军,目前看来还不错,就连最后才入栗山坳的杨涟一行人,也不由对他侧目相看了起来。

章节目录

家兄朱由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家兄朱由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