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与赵术两人一商定,一项针对于燕王喜的行动已经展开。

    他要将燕王喜钉在耻辱柱上,换取燕人对于燕王喜的不满与离心离德。

    一念至此,赵术转头朝着隐为,道:“联系隐宫所属,宣扬燕王喜北上并非为国死战,而是其打算逃亡于辽东。”

    “记住让我们的人,隐秘一些,主要是弄一些真真假假的传言,让燕人自己去分辨。”

    “有时候,真假难辨才是最好的流言。”

    “诺。”

    点头答应一声,隐为转身离去,他心里清楚,赵术这是要以流言为刀,诛燕人的心。

    “公子,李牧攻占上谷一带,燕王喜败退右北平,现如今,我们是否要立即进攻蓟城?”

    抿了一口茶水,王翦抬头看向了赵术,虽然他是主将,但赵术是副将,自然是要商议一二。

    闻言,赵术放下手中的茶盅,沉吟半响,道:“上将军,若是我们逼得太急,蓟城的燕人必然会同心协力。”

    “若是我们一步步逼近,围而不攻,在压迫燕人的同时,给他们一种希望。”

    “一旦李牧将军击溃燕王喜,到时候,消息传来,蓟城必然会人心思变,不至于强硬抵抗。”

    “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强推虽然速度很快,但是留下的烂摊子难以解决。”

    “大秦是要统一天下,未来的燕地也是我大秦国土,燕人也是我秦人。”

    “我们必须要在攻城掠地的同时,兼顾民心,要不然,这样的创伤,得数代人才能改变,不利于大秦成为中原唯一的主人。”

    说到这里,赵术轻笑,道:“上将军,这只是我的一些个人浅见,具体如何,当以王上诏令与上将军军令为准。”

    闻言,王翦笑了笑,没有在第一时间接话。

    他心里清楚,这些话也就赵术敢说,以及能说,在大秦,虽然出将入相是允许的。

    但是,但凡是那样做的了,在未来都没有太好的下场,文信侯吕不韦便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最重要的是,他与文信侯吕不韦决然不同,吕不韦的根基在超堂,在文吏之上。

    吕不韦对于秦军的影响力不不大,而他乃是大秦上将军,根植于大秦锐士。

    这也是王翦一直很谨慎的原因。

    这一刻,王翦对于赵术之才,不由得高看一眼,在他看来,赵术若是秦王政的子嗣该多好。

    将心底的念头压下,王翦朝着赵术,道:“公子所言极是,我们不急,一切以大秦的利益为上。”

    杀人永远比诛心容易。

    只有将燕王喜钉在耻辱柱上,大秦才能在短时间之内收拢民心,而且燕王喜有前车之鉴,操作起来并不难。

    “一切以公子的意思来。”

    闻言,赵术瞥了一眼王翦,眼中满是意味深长,他清楚王翦的打算,这是要他撑头。

    未雨绸缪!

    也许这便是王翦比其余的三大名将高明之处。

    也是为何战国四大名将,有且仅有王翦一人能够寿终正寝。

    不过,赵术也没有在意。

    现在他还很弱小,只是一个公大夫,他需要战功,需要足以封侯拜相的战功。

    若是未来,也许有一天,他也不得不走上王翦的路。

    “大家都去准备,公子留一下。”王翦挥了挥手,然后朝着赵术,道。

    “诺。”

    点头答应一声,诸将从容离去,赵术不由得看向了王翦,眼中满是疑惑。

    这一刻,王翦走过来,拍了拍赵术的肩膀,一字一顿,道:“算计人心,以人心为战场,会让人上瘾的。”

    “没有必要,还是少用。”

    闻言,赵术连忙朝着王翦行礼道谢:“末将多谢上将军提点。”

    赵术自然是清楚,王翦能够提醒他一句,这都是一种前辈对于后辈的喜爱。

    要不然,到了王翦这个层次,不会这样说,王翦这是将他当做了看好的晚辈。

    以人心为战场,是为惊心动魄的,但是以人心为战场,往往意味着不可控。

    稍有不慎,就会伤着自己。

    特别是赵术年岁不大,自当用堂皇之谋,在王翦的眼中,赵术未来是栋梁之才,而不是单独成为一个谋士。

    年轻一辈,不论是文吏还是武将,天赋超过赵术者,大秦寥寥无几。

    正因为如此,大秦诸将对于赵术给于了厚爱,他们都希望赵术成长起来,扛起这巍巍江山。

    至于庇护家族,只是顺带。

    他们最希望的则是,赵术成长起来,为大秦建功立业,让大秦万世永昌。

    曾经他们的前辈,也是这样的提携他们,甚至于武安君白起当年,也曾一遍又一遍的教导他。

    这是大秦锐士的传承。

    也是秦人的传承。

    ........大风小说

    蓟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秦摄政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风姓天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姓天幽并收藏大秦摄政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