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同我以往所见大族子弟都不相同!”

    周长明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一边小口啜吸着汤水表面的油花碎蓼,一边望着同部曲们共坐一堆、大口啃着羊腿的李泰,忍不住说道。

    李泰闻言后呵呵一笑“我这吃相确实不好看,但每到餐时,群徒饿虎一般,讲究仪态怕是汤水都无!”

    周遭部伍们听到这话,各自挤眉弄眼的憨笑起来,吞嚼食物却是加速。

    “倒也不只吃相仪态,就拿那犁具来说,关西无此新物,郎君却不藏私。”

    周长明大饮了一口汤水,神情转为追忆“我在家中行三,长兄几岁便夭,二兄勉强长大。我小时贪吃,最爱在隔邻大户墙外游荡,盼他墙里落杏、捡起吃上一口,就觉得是人间美味。某日二兄见到,不忍我只吃烂杏,攀墙去采却落人家院里……”

    “待我再见二兄时,他已是一具尸体,肚腹由此被人剖开!”

    说话间,周长明低头在自己肚皮上比划一下,眼眶已是泛红“从那时起,我才知好物伤人!那家人衣食富足,也不是不舍几颗杏子,但却怕我二兄把杏实吞进腹里带出,所以开膛验看。原来我在墙外捡拾的烂熟杏子,都已被他家人把杏核凿穿……”

    李泰听到这样一则故事,一时间也是震惊得不知该说什么,仅仅因为怕人吞了杏核流传出去,就要捉人开膛?

    他张张嘴,涩声道“那、那之后……”

    “那之后,商原再没有河西大杏了。最壮的一株老株,被我伐来给我阿兄打成了棺椁!”

    周长明抹一把湿润的眼角,对着李泰笑一笑,然后又说道“不问郎君你来处与去路,只凭你肯将良器赠我乡人,周三虽只乡里下材,但一生都会把此恩记在心里!”

    李泰听到这话,又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原本他还觉得,如果把曲辕犁直接献给大行台宇文泰,兴许还能换个官职爵位,可在看到周长明那黝黑真挚的脸庞,忽然觉得这样也不亏。

    “言情必险,我也不是表里如一的良善好人。那曲辕巧犁省工益耕,用者愈多,见功愈著,所以不敢藏私。但若有别的私门巧业,不肯教授乡人,周戍主可不要怨我失义啊!”

    有感气氛沉重,李泰又微笑说道。

    周长明听到这话也笑起来“这是当然、当然。治业精巧,该当富贵!”

    吃过晚饭后,天色已经不早,诸部曲各自入帐休息,李泰也回到自己独居的小帐中,点起了一盏油灯。

    回到古代社会,最难忍受还是夜生活的枯燥乏味。

    若在承平世道,还能平康秦淮追逐香艳,红袖添香也能消磨长夜。可现在的他却要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也实在没有条件和心情,白天指挥建设,晚上还要图绘大计。

    一手捏着白天制作的竹尺,一手捏着磨尖了的炭条,李泰循着记忆将大纺车的结构细绘出来,旁边又开始写画标注那些组件的形状比例。

    写写停停,偶尔思路卡壳就要回想多时。他对大纺车结构记忆深刻是不假,但具体的构件尺度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模糊,也只能半猜半蒙的先填写上,实际再作调整。

    油灯烟大,熬了几个通晓,李泰就被熏得眼眶红红,到了白天视线都有点模糊畏光,但也总算把结构草图复原下来。

    几天时间下来,露田已经翻耕一遍,粟谷也已经种了下来,在发苗长大这段时间,仍要勤力除草,以免新生的作物被杂草争夺养分。

    李泰将诸繁琐劳碌看在眼中,也不由得大感古人生存之不容易,哪怕没有兵祸战乱的逼迫,也是手停口停。

    播种完毕后,戍主周长明就率众离开,只留下十几个乡人木匠在此。李泰也履行约定,把曲辕犁的各组件功能拆解开详细的对他们解释。

    除了田间锄刈的必备人员之外,其他部曲们也没有闲着,伐木立桩、搭造棚屋,不几日篱墙里便竖起一排排的棚屋,造型虽仍粗糙,但也暂时满足了居住需求。

    营地里人多眼杂,李泰又在山谷里圈起一处谷隘,用新烧制的青砖砌起一道围墙,且不准闲杂人等随意进入。

    正如他对周长明所说,自己并不是一个表里如一的好人,同样也不乏敝帚自珍的算计,曲辕犁舍得与群众分享,大纺车这种直接提高纺织效率的工具就不怎么舍得。

    “曲辕犁小户就能使用,大纺车却得多人配合做工,流散出去只会便宜那些私曲众多的大户,老子才不傻!”

    他心里这么念叨着,无论是图纸还是部件的打造,都只交给自家的心腹部曲进行,并在这青砖大院里进行组装尝试。

    传统的水转大纺车由水轮、传导带、转锭和加拈四个部分组成,但是李泰却要对最重要的动力来源水轮进行改装,用牛拉磨的方式进行代替,便要增加一组或者多组的轮轴结构。

    转锭和加拈的部分,基本上就是传统纺车的扩大化,组件上虽然要复杂一些,但打制组装起来也难度不大,尝试几次便完成。

    “这么多的转锭,多大力道才能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北朝帝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衣冠正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衣冠正伦并收藏北朝帝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