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两千,这个数字着实震撼到了朱凌,而身后的王国兴也瞬间长大了嘴巴,愣在那里,相比他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锦衣卫指挥使听到这个数字也彻底惊呆了。

    京营人数早已不复太宗时期足足有十八万之多,现在的京营人数也不过几万,之前在京郊被吴三桂其父吴襄担任总督时与闯军交战折损了大部分,只剩下城内这仅有的几千余人。

    而现在的京营士卒人数不足五千,这孟兆祥竟然一连杀了接近两千!这样的话,京营人数只剩下了三千左右的人,这些兵力,对于守卫诺大的一个北京城显得是那么的势单力薄。

    朱凌虽然一瞬间被震惊到了,但是脑子里飞快地思索,也渐渐明白了道理。孟兆祥不是一个蠢人,他不会干出那种只是为了提升自己威望而什么也不顾的人。

    即使之前的检举确确实实是为了提升威望和在军中的信任,但斩杀接近两千人,如此重大的事情,怎会那么唐突?

    他自己心里也清楚的很,京营常年崩坏,之前好不容易找了个人来整顿京营,有了些起色,却被那些大臣,勋贵们给联名撤下去了,甚至性命都没保住。

    京营的现状,朱凌是目睹了的,确实较之前的京营改善了不少,这孟兆祥确有几分本事。对此事的看法也明白了许多,便轻声问道:“再三确认过了?”

    “臣是按照军营册子杀的,之后又重新清点了人员,没有差错,共有一千九百八十三人伏诛。”

    说完,孟兆祥低着头,似是知道此举做的有些过了,加上并未告知陛下,这才内心极为惶恐,毕竟京营之中有很多人是和勋贵有些关系的,保不准自己杀的人之中就有一个是世袭爵位的,不过整顿京营,这些人非杀不可。

    从刚来他就预料到整顿京营之行,路途漫漫,而且非常艰难与缓慢,但是为了大明,同样也是为了不辜负陛下的所托,这才不惧杀身之祸来到这里。

    自他杀了第一个人之后,内心明白,与那些勋贵外戚的仇怨就结下了,要不他被调职处死,要不重整京营,挽救大明。

    他选择了第二条路,挽救大明的路。

    “杀的人都是什么人?”

    “一些贪赃枉法,罪孽深重之人,罪行轻微的臣没有处理的过于那么狠,只是降了他们的官职,让他们多给其他的士卒们干点活。”

    孟兆祥一五一十地说道,冷汗迭出,他内心是偏向陛下不会杀他的,从陛下以闪电般的速度召集锦衣卫抄家,命自己重整军营,与闯贼和谈等等,几乎就完全可以看的出来,陛下与之前不一样了。

    也许是觉得陛下不再向以前那般,他也接下了这个任命。

    若是因此杀了自己,也乞求陛下晚一些杀,不要让他整顿京营的心血毁于一旦。

    “甚好,说实话,不过说实话,你真的把朕吓了一跳,京营五千兵马,你砍刀了三千多,若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肆意杀人,朕定不饶你。”

    朱凌走到孟兆祥面前,蹲下将其扶起,侃侃道:“但是朕看到了京营的变化,虽然并没有完全有了太宗时期京营的士气,但是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这一点,朕恕你无罪!”

    “多谢陛下理解!”

    听闻陛下如此善解人意的话,孟兆祥当场失声落泪,低下头忍不住哭泣着。

    原本以为,陛下听到此事会大发雷霆,怒发冲冠将他拿下,下狱或者处死,但出乎意料的是,陛下竟表达出如此的理解,这让他大感感动。

    “一步错,早已是步步错了,朕仅有一步了,若是这一步再走错了,你我,与大明皆是万劫不复,朕信任你,你就得给朕弄出个真正看得过去的场面来!”

    朱凌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了几句便拉着他来到了阅兵台上。

    一眼望去,此刻京营士卒的精神面貌确实焕然一新,与之前如同病秧子的军队完全就是两幅模样,看的也是赏心悦目,只觉得胸口处畅快自然。

    不禁有了想看看这经历短短一日出来的京营,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便催促旁边的孟兆祥即刻操练士卒,给他看看整顿的成效。

    孟兆祥领了命,立即传令一旁的号令兵,令他拿起一旁的令旗,然后在他的指挥下,各营兵马看到令旗舞动迅速聚集,整编成列,一声声怒吼震撼这台上每个人的心灵。

    军队踏着整齐的步伐,产生出轰隆隆的声音来,同时口中传出有序而低沉的声音,随着大军呈现出有序的阵型变化,台上的孟兆祥也在不断地发出号令,下面的人知晓陛下在上方观赏,更是不敢有一丝的分心。

    旌旗数次变化,挥舞;阵型无数次的改变,合拢;站在上面观赏的皇帝朱凌看的是心情一片大好,对于方才那斩首两千人的事情早已是忘记的一干二净。

    如今的京营才是他想要的,也是想看到的京营啊。

    每一次的变幻都足足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即使对其日后表现出战斗力并不是那么的熟悉,但之前的京营怕是连这个都不如啊,何况只会一味冲锋的闯军呢?

    言之到底,闯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1644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此生不吃土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此生不吃土豆并收藏大明1644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