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还可以服侍下一个主子。

    站在大殿上的朱凌心底在盘算着一个计划,虽是已经答应了李自成的要求,索要西北以及自立为王,这都是几百年前的朱由检没有答应的。

    但现如今为了大明不亡,朱凌也只好暂时答应,西北土地容易,但是这五十万的银两却很难筹措,自己的内帑根本就没有钱了。

    怕是一千两都不够,而那些大臣们的家中却是一个个锦衣玉食,奢靡享受,上殿所传官袍不是故意做旧,就是特意穿旧的,为的就是让朱由检认为他们为官清廉。

    不过他们骗得了崇祯,却骗不了自己,一个读过半部《明史》的后生。

    之前不敢抄家,是因为那是的朝堂上基本都是文官说了算,哪怕是崇祯多次下口谕和圣旨也都得经过内阁,若是内阁不同意,则等同于废纸。

    抄家更是会激起文官百官的反对,尤其是那些整日里中饱私囊的大臣。

    曾有史料记载,崇祯下令发下十万赈灾粮,到了下面却只剩五千!层层盘剥,何其狠毒!世人皆认为崇祯刚愎自用,生性多疑,却不知他为了大明十七年来几乎从未睡过好觉,吃过一次好饭,说他不会用人。

    那是因为说他的人都是站在了史书之上说出来的话,若是他们一无所知坐到这个位子上,怕是比不过崇祯。

    不过现在最让他生气的是那李建泰,赐他尚方宝剑,临行时特意设立饯行宴,却不曾想,此人竟直接叛变投敌!

    朱凌越想,心中杀意越盛,若有机会,势必亲手诛杀此獠!

    不过一会儿的时间,王国兴便带着好几百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奉天殿前,皆手握腰间绣春刀,目光炯炯,身姿挺拔,侍立在那。

    “陛下,臣等将所有我们自己认为忠心陛下的人员带到这里,请陛下示下!”说完,王国兴和后面恭敬侍立的李若桂和高文采一同单膝跪下。

    “好!”

    朱凌看着跪着的几人,和大殿外几乎上千的锦衣卫,心里的自信自然多了几分。

    “王国兴,李若桂,高文采听宣!”

    “臣在!”

    三人重重跪地,内心突然有些澎湃起来,即使是大敌当前,但是陛下的这份信任却足够让他们再绽放一次热血!

    “命王国兴卫锦衣卫指挥使,总领锦衣卫大权,命李若链为南镇抚使都指挥使,着高文采为千户!即刻捉拿抄家谋逆之臣!”

    “谢陛下!”

    将刚刚手写的名单交与王国兴手上,朱凌亲自上前将其扶起,对方满眼诚惶诚恐地看着眼前的皇爷,激动之色油然而升,似乎泪水下一刻便要倾泻而出。

    朱凌将双手搭在对方宽厚的肩上,语重心长道:“大明已到此危急存亡关头,朕把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了。”

    望着陛下那诚恳的眼神,王国兴心中也泛起一片激动之色,当即说道:“愿我为大明赴汤蹈火!”

    “好!”

    这一声也让身后的二人情绪带了些感激涕零地情绪,而殿外接近大殿的小旗们也对此不由得握紧了刀柄,为国为陛下肝脑涂地之心愈发旺盛。

    朱凌将王国兴拉到一边,低声说道:“一会儿抄家之时,不可惊扰到其他百姓,对外宣告称朝廷已与起义军议和,此举只抓乱臣贼子,其他人一律回家,不得外出,还有,抄家的时候记得翻一翻他们院子下边,看看下面有没有银子。”

    王国兴听到朱凌此话,内心也是一惊,陛下什么时候也晓得这方面了?

    不过很快反应过来,立马回应道:“遵命!”

    “速去!”

    待王国兴和李若链离开,高文采则是带着他那三百人留在了大殿之上,内心对陛下留他们在此亦满脸疑惑。

    “高文采。”

    “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前来,请陛下示下。”

    “着二十人出城,一半前往山海关找平西伯,将此密函交给他,切记,必须交到他手上,其他无人,八百里加急前往天津,寻找船只,越大越好,越多越好。”

    “陛下,那微臣?”

    “你出城找李自成替朕传个话,敢不敢?”朱凌其实内心是知晓的,高文采敢带着全家十七口的性命殉国,这点小事定不会推辞,更不会被对方拉拢。

    “臣就是死,也为陛下完成此事!”

    【作者题外话】:有人说,南迁也许有些希望,我不主张南迁,太子可以去南京,皇帝绝对不能跑,

    咱们还是得抗击留在北方,具体怎么抗击,大家慢慢看吧

章节目录

大明1644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此生不吃土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此生不吃土豆并收藏大明1644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