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换主,冒顿上位.

    一场看起来毫无逻辑,极度夸张,没有内涵的事件.

    一颗1特制土手雷.

    一通在现代人看来,漏洞多到不忍直视的煽动.

    于是事情就成了.

    但真要身处其中,明白当前时代的局限性,那么就会知道这一切是如此的理所当然.

    如果白羽在刚来到大秦的时候,肯定也无法做出这样的计划来.

    但在大秦生活的这一段时间,天天在始皇,李斯,萧何这样的历史名人身边耳濡目染,.

    白羽已经学会如何在保持现代人思维的同时,还能知道大秦时代的人是如何思考的.

    整个事件其实要从白羽派出王离蒙毅带领五百精锐进入草原开始说起.

    那时的白羽想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利用五百特种部队的攻击让匈奴无法维持下去,最终不得不主动投降.

    他当时的想法简单直接,带着完全的漠视与冷血.

    匈奴死了就死了,全死了就天下太平了.

    但随着事态的发展,白羽的心态也在变化.

    其中单柔的加入,让他意识到一些事情.

    他灭了一个匈奴,还会有东胡,还会有月氏,更远还有正在兴盛起来的罗马难道他就这样直接推平全世界,把所有非汉之人全都杀得灭族不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就必需换一种办法.

    想办法降服,想办法融合,想办法把对方也变成中原汉人.

    正好,他也想利用被刺杀一事,转移一些人的视线,利用这个机会神隐一段时间.

    离开咸阳,进入草原,就成了白羽最好的选择.

    在前往代郡的途中,白羽当时的计划还没有太多的变化.

    他用了三千声望值抽奖,想抽出威力更大的爆炸物配方,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更强大的威慑力.

    他那时的心态就有点像后世那位发明了加特林转轮机枪的医生一样.

    最开始的想法就是用一个超级武器,把敌人给吓唬住,然后敌人就不敢造次.

    于是战争就平息了.

    这想法很天真,但有的时候却会成为相当无解的思维陷阱.

    因此哪怕是后世各个大国,其实也是在用这样的思维,不然为何会有超级武器的出现但白羽没有抽出大威力的爆炸物配方,反而抽出了全套的羊毛纺织技术.

    要知道,虽然华夏大地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然而羊毛纺织却要晚得多.

    这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羊初只掌握在游牧民族手中.

    而在波斯商人开始走欧之前,游牧民族的各种技术发展是相当落后的.

    而在羊毛纺织技术相对成熟之前,对羊毛唯一的利用手段就是皮料.

    但皮料是有限的,哪怕是守着羊群的游牧民族,他们也做不到人手两件羊皮袄,穿一件,放一件的奢侈生活.

    事实上,除非是那些大贵族,否则大部分的游牧平民全家人可能才能找出两件羊皮袄.

    在这样的情况下,羊毛的交易量就上不去,也不可能成为贸易的主要资源.

    没有足够的资源,那么游牧民族为了发展下去,就只能展开掠夺.

    掠夺带来了战争,战争则催生战争技术,压制民生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技术.

    于是恶性循环,一直到欧洲的羊毛纺织技术大发展起步,这才终于开始终结这种持续了几千年的循环.

    白羽抽出来的全套纺织技术,就可以提前终止这种循环.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白羽才开始真正的改变自己原本的计划.

    在“尽量少死人”

    “一定要有足够的震慑”

    以及“多少杀几个报复一下”

    的指导思想下.

    白羽才最终制定出了斩首头曼,扶持冒顿的最终计划.

    但事实上,到了这一步,白羽还是准备了很多备用计划的.

    在最糟糕的设想之中,他甚至想过自己会死在草原上的可能.

    总体来说,白羽这一次草原之行,就是带着豪赌性盾的一场远行.

    还好,他赢了.

    冒顿就是冒顿,借着白羽给创造出来的机会,他用了短短三天就将所有的匈奴部落他都给镇压下去.

    其中用到的手段,包括让樊哙帮着他丢了几发天怒.

    也包括将王离蒙毅那五百精锐的活动推给头曼.

    在白羽提供的说辞下,王离蒙毅一行的活动被说成头曼利用六国余党的行动,削弱非直属部落的实力,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统治.

    还好白羽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秦:贤弟我摊牌了,我是始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加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加油并收藏大秦:贤弟我摊牌了,我是始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