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彡陸7伍

    正所谓“座上常客满,杯中酒不空”,何进更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招待来往的宾客与幕僚。原本颇受倚重的王允,此时却显得有些无关紧要了。

    “王大人,大将军正在大堂饮宴,你为何不一起喝几杯啊?”

    正在院中皱眉沉思的王允,突然被人叫醒。王允看清问话的人正是何进的部将吴匡,此人算是何进的心腹之人,他见到此人心中一喜,拱手说道:“吴将军有礼了,今日大将军宴请的何人啊?”

    “今日主要宴请的是最近才应召的颍川名士荀公达,算上今日,已经是第三次被大将军叫来宴饮了,坐陪的有袁将军与曹将军等人。大家今日相谈甚欢,这荀公达果然是名士风流,估计这酒宴要喝到后半夜了。”

    吴匡已经有几分醉意了,估计是出来更衣的。

    最近征召的人中,风头正盛的尤其要数这荀攸荀公达,此人是颍川荀氏这一代的翘楚。他的到来不仅何进大喜过望,就连府中的其他幕僚也对荀攸礼敬有加。比如曹操与袁绍,两人有机会就与荀攸拉近关系。

    王允对此心知肚明,当年荀爽都曾是他座上客,他与荀家交情匪浅,但是此时他却没心思去结交这位青年才俊。如今益州封闭、蜀路不通,再加上蜀郡赵家人的来信,他大致推断出益州出问题了。但益州赋税正常交着,也有没有叛乱出现,相比之前,其他诸州反而都不如益州更省心,所以朝廷对此无人关注。

    但是王允不一样,他始终在关注着周元福的发展。在他的意识里,一日为贼,终身为贼,贼的烙印是不可能这么轻易就洗白的。他像一个耐心的猎人,一直在等待自己的猎物露出破绽,然后他就会上去狠狠一击,将猎物打倒,让猎物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听说吴将军家与太常大人有旧?”王允慢慢转移着话题。

    现任太常乃刘焉,吴匡族兄与刘焉交情深厚,甚至为刘焉而死。故吴家颇受刘焉看重,引为世交。

    口口563743675

    吴匡闻言自觉脸上有光,也不着急更衣了,有些自得地说道:“正是!想当年太常大人还做洛阳令时,有贼人前来刺杀,族兄为护卫太常大人力战而死。所以这些年来,太常大人一直与某家多有照顾。族侄吴懿如今也颇受太常大人重用,族兄若是知道,也该瞑目了。”

    田丰闻言也是连连点头,赞叹道:“令兄舍命护主,真是令人赞叹啊。”

    吴匡得意说道:“王大人今日问起太常大人,可是为了太常大人近日所上的奏章啊?”

    此时东汉朝廷风雨飘摇,不少人假借黄巾军的名头起事叛乱。特别是耿鄙剿贼失利,导致凉州沦陷以后,各地有反叛之心的人不断揭竿而起,朝廷对此深感无力。太常刘焉趁机进献奏章,直接向灵帝进谏,以前州刺史与太守多是花钱买官,上任之后搜刮民脂民膏,所以导致民怨沸腾。如果想扭转现在的局面,不如选一些老成持重又清廉的人为官,替陛下牧守四方,这样四海才能重归太平。

    如果往常有这种奏章,汉帝刘宏即使不将奏事之人申斥一顿,也要将奏章束之高阁。但是此时刘宏遇到了几件事情,让他改变了主意。第一件事是曹嵩花一亿钱买官,让他暂时不缺钱。第二件事是凉州耿鄙与并州刺史张懿接连被叛乱的人杀死,让他也对各州情况感到忧虑。第三件事冀州刺史王芬意图刺杀他,机缘巧合让他躲过一劫。这三件事情累积在一起,让他对这份奏章重视起来了,并连续多次召集朝臣对此事进行讨论。

    “听说太常大人要去交州任州牧去了?”王允也不遮掩,直接问道。

    吴匡闻言更是得意,左右看看无人,低声说道:“确实如你所说,连族侄吴懿与犬子吴班都要随行。不过此事在朝廷未公布之前,一定要保密啊!”

    王允早已料到此事,皱眉说道:“太常大人这是为了避祸啊,所以才选交州如此偏远之地。但交州乃烟瘴之地,越人也屡屡反叛,恐怕不能避祸反而招祸啊!”

    吴匡子侄都随行,闻言不由得有些担心,皱着眉说道:“这交州确实如王大人所说,非是首选之地。不过放眼望去,天下何处州郡还有比交州更安稳呢?”

    “益州如何?”王允眼中寒光一闪,笑眯眯地问道。

章节目录

黄巾贼周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邻满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邻满座并收藏黄巾贼周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