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境的失地就能很快收复。然后吴能就可以回军夹击昌军,临乡之围自然可解。

    “摄政,吴将军立此大功,为我朝庐阳战事争得一线生机,不可不赏。还请摄政为他加官进爵,以彰其功!”

    站在武将之首位置的赵治,抱着笏板出列道。

    他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吴能这么能打,竟然还敢带着区区一千兵马冲击十万大军,如此勇将,当需好好收拢才是。

    所以这次他率先出列为他请封,为的就是把以前欠缺的情谊给找补回来。

    “臣下附议!吴将军此战,不亚于盘活了庐阳这滩死水,逐渐拿回来战场主动权。如此大功,理当封赏,更能激励其他将官奋勇杀敌!”

    这次出列的是陈迹。说起来他很少那么主动地谏言,还是为一个武将,更是他曾经的部下。但是这一次为吴能请封是政治正确,他站出来并没有什么问题。

    “臣下附议!”

    “臣下附议!”

    随后一众百官纷纷出列附议。显然都觉得这般滔天大功,不封赏委实说不过去。要是因此让那些军将感到不平,懈怠战事,那就悔之晚矣了。

    “善!那诸卿以为,该如何封赏呢?”

    章修谏言道:“启禀摄政,可晋升武散官,再将爵位封作伯爵。前不久吴将军刚刚封赏过一次,这次又加官进爵,已是朝廷的厚待了。”

    “摄政,臣下以为,除了加官进爵以外,尚需擢升吴将军的军职。吴将军虽是别部司马,但军中实职却不过校尉而已,手中兵权有限。

    如此情况下,若要继续打败叛军,收复失地,恐有诸多难处。是以臣下还请摄政于禁卫军中,另开一卫两万人马,由吴能担任主将,方于大局有益。”

    “陈寺卿这谏言,未免太大胆了些。增设一卫,已然涉及到朝廷法度,如何能轻易地下决定。”

    没错,这个谏言确是陈迹提出来的。按理说他一个大理寺卿不该提这个事情的,但是为了让吴能手中的权力增大,他也只能咬着牙出来说了。

    “摄政容禀,臣下此言虽有僭越,但却是对国朝的拳拳忠心,眼下国库充盈,钱粮丰沛,纵使再增设数万禁卫军,也是支撑得起的。

    如此,我朝才能增强实力,有更多的兵马来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战事。”

    “摄政,臣下以为言痕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只增设一卫,未免小气了些。不若再增设前中后三卫六万人马,如此十万禁卫军,方显国朝气象!”

    赵治出列力挺陈迹。其实自朝廷发了财以后,他就在想这个事情,也和他老父亲提过一嘴。

    现在有了这么个绝好机会,如何能白白放过。何况陈迹是他的人,怎能坐视他受到诘难。

    赵正沉思起来,又看向秦朗道:“秦卿以为呢?”

    “回禀摄政,臣下以为我朝却已到了扩军之时。仅靠组建郡兵,无有大用。”

    “周卿呢,户部可担得起扩军钱粮事宜?”

    “摄政放心,国库充盈,扩军一二,户部定全力以赴提供钱粮。”

    “善!那自今日起,禁卫军增设前中后三卫六万人马,前军主将由吴能担任,命他整合麾下,再就地征召兵卒,组建前军。

    后卫军则由镇西军就地改建,主将许谦擢升为后将军,继续率部镇守泰丰。

    中卫军则征召新兵操练,并从右卫军中遴选一部分精锐充入中卫以作骨干,尽快成军。至于主将,则由大将军赵治兼任。”

章节目录

陛下,该上路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予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予暮并收藏陛下,该上路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