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道士心里藏奸!

    纪渊心念闪动。

    他翻过黄粱县的卷宗与地方志,

    结合大略的史料,

    以及前后两次入梦坠龙窟。

    不难猜出灵素子为何忽然提及剿匪之事。

    早已皈依怒尊的老道士,无非想借此作为筹码动摇赵如松。

    如今正是大业朝气数将尽之时,那位炀皇帝被困江都,政令不出中央。

    过不了两三年,便为一无名刺客手持冷不防,当众斩杀于望江台。

    再之后就是司马门阀篡位夺权,自行称帝。

    太元道、长白道、离阳道……各座城头立时竖起大王旗。

    由此开启群雄逐鹿,争夺龙脉归属的烽烟乱世。

    也正是因为,大业走到穷途末路。

    炀皇帝三次大征劳民伤财,致使死伤高达数百万之巨。

    所以,即便是号称天京门户,扼守要道的营关大城。

    仍然免不了受到那些占山为王,扯旗劫道的强梁大寇日益侵扰。

    尤其是营关之外,崇山峻岭连绵成片,好似重重关隘。

    且四通八达,商路繁盛。

    既是天下之中,又是皇朝粮仓。

    对于那些绿林强梁而言。

    堪称是打家劫舍发财扬名的一处好地方。

    官兵一来,只往山中躲去。

    官兵一走,率众呼啸如风。

    换作太平年景还好,营关周遭驻扎重兵。

    落草上山的大贼强盗不敢冒犯,自能保境安民。

    可现如今情况变了,各地烽烟四起,爆发大灾大乱,朝廷兵力匮乏。

    数万流民与几窝贼军混杂肆虐,聚拢成群,坐大成了三股势力。

    也就是凶虎盗!登云岭!饮马寨!

    每一支打出名号的大寇匪患,都有不下数千人摇旗呐喊,以壮声威。

    懂得武功招式,骑马射箭的好手。

    或多或少,亦有七八百余名。

    军械、甲胄、战马,更是一样不少,没比官兵差到哪里去。

    自赵如松就任营关守备以来,这三股匪患气焰嚣张,不止洗劫周遭城寨。

    踩踏田地庄稼,少了茅屋瓦房,强行逼迫农户落草。

    又将来往商道拦截设卡,公然索要买路钱。

    全然没将大业朝的王法威严,放在眼里。

    这是营关守备赵如松一块心病。

    灵素子故意从此入手。

    可见他是盘算已久。

    纪渊立于时间长河的上游,纵观全局,得出确凿的结论。

    “道长这么有信心?凶虎盗三位当家皆为换血高手,练得都是旁门功夫,戾气深重。

    登云岭的黄衣秀士白子伦依仗天险,精通下毒用蛊,阴险狠辣。

    饮马寨的周进、周棸兄弟,原本是马贩子,

    后来与本地豪绅起了冲突,索性杀人全家,上山为寇。

    他们操练豢养三百黑云骑,来去无影,难缠得很……”

    赵如松眼皮垂下,似乎并不相信灵素子的这番大话。

    “本官数月以来,发了四五封公文,留守监国的越王殿下视而不见,多做推脱。

    司马公、宇文公、裴公等国之重臣,也都将目光放在平定晋阳道的赤岗军上,声称分不出余力。

    本官说一句难听的话,想要荡平这三窝匪患,重新打通商路。

    没有十万之众的精锐兵马,任凭兵家名将前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条龙尸,难道可抵万军?”

    灵素子微微一笑,像是猜中这位营关守备的心思,继续道:

    “赵大人莫要忘了,贫道师从双仙教主。

    掌教师尊修为通天,为圣上炼制长生大丹。

    贫道虽然没有这份手段,但龙血、龙肉乃天材地宝,入得丹炉之中,足以叫城中八千兵卒脱胎换骨。”

    赵如松脸色沉下,作为将门之后,他对于“祸国殃民”的双仙教主,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好感。

    但一方面看到灵素子信誓旦旦,心中半信半疑;

    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双仙教的造化丹法独步天下,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果。

    “道长,所言当真?那龙血、龙肉,能够炼出神丹,让人以一敌百?”

    赵如松思忖了许久,迟疑问道。

    平心而论,那具黑龙尸身于他没什么大用。

    无非就是当成祥瑞,编些故事。

    敬献于游玩江都的圣上,换来一些功劳和赏赐。

    但……

    赵如松志不在此。

    他是兵家武修。

    所求所愿无非建功立业四个字。

    荡平营关匪患远比升官发财重要。

    “贫道愿立军令状,若是不成,甘愿受罚。”

    灵素子打个稽首,淡淡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神诡世界,我能修改命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白特慢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特慢啊并收藏神诡世界,我能修改命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