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就是铆接工艺的巅峰之作。

    铆接工艺不难,但需要提前培训熟练的工人。

    工人们把烧红的铆钉,敲打进预留好的孔内。

    烧红的铆钉,一面带着铁帽,另一面是圆柱形。

    工人们用大锤敲打圆柱形那一面,把它直接敲扁。

    铆钉冷却之后,就能把两个钢铁构件,紧紧的锁在一起。

    苏河看着这座铁架桥,它的稳固性,别说是马车这么轻的东西。

    以后蒸汽火车制造出来,这座铁架桥,都能经受住火车的重量。

    苏河让工部修建这座铁架桥,主要为了培养修桥的技术和工人。

    别说宽阔的长江黄河,就是汉水这座小河。

    之前汉水两岸主要的交通方式,依然是靠摆渡。

    工业化发展,对物流速度有一定要求,摆渡的效率太慢了。

    摆渡也收费,影响两岸之间的交流。

    汉中大桥只对货物收费,不对行人收费。

    车队走过铁路桥,速度就慢了下来。

    汉中玻璃制造公司,就在汉水南岸的新工业区。

    警卫团的士兵,先苏河一步来到这里。

    他们把汉中玻璃制造公司团团围住。

    有的警卫团士兵还爬上房顶,用千里镜观看着周围的情况。

    确认周边,没有任何威胁到秦王殿下的危险因素。

    苏河走下车,秘书处处长钱明义和曲清漪陪同他一起下车。

    跟过来的二品官员,有教育部尚书张祐枫、吏部侍郎田文恒,他们两人也陪同在苏河身边。

    苏河向汉中玻璃制造公司里面走去。

    钱明义跟在苏河后面,介绍汉中玻璃制造公司的情况。

    “按照秦王殿下对公司制度的安排。

    公司采用二元领导制,公司经理负责业务和公司管理。

    公司总工负责技术方面的问题。

    公司所有重大事项,必须由这两职位的人都签字,才允许实施。

    税务局也专门派专员,定期审核公司的账目。

    汉中玻璃制造公司总经理是游沙,总工是是洪飞鱼和副总工是乔正华。”

    苏河对游沙没有什么印象,像他这样的公司经理,实在是太多。

    一个公司有一名总经理,若干名副总经理。

    没有独特的品质和才能,吸引不到苏河的注意。

    乔正华这个人,苏河对他有些印象。

    这是一个技术精湛的磨镜工匠,军中品质出色的千里镜,都出自这个工匠之手。

    他磨出来的透镜,焦点最为准确,组成的千里镜聚光效果好,看得非常清晰。

    洪飞鱼这个人,苏河更了解他,这真是一个人才。

    玻璃试制成功后,田家鹏提名洪飞鱼为科学院院士,苏河早前时候,已经批准这个申请。

    洪飞鱼带领他的团队,第一个配置出水泥。

    现在又掌握玻璃的制造技术。

    水泥和玻璃这两个工业产品,对社会影响非常大,洪飞鱼值得科学院院士这个头衔。

    苏河走到汉中玻璃制造公司大门口。

    总经理游沙和总工洪飞鱼,带着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代表,在大门前等待苏河。

    他们看到苏河到来,集体鞠躬,道:“热烈欢迎秦王殿下,亲自来给我们汉中玻璃制造公司,开炉仪式剪彩。”

    洪飞鱼的地位最高,作为汉中玻璃制造公司的代表,陪同苏河视察玻璃制造公司。

    苏河直接让洪飞鱼,带他去最重要的玻璃制造车间。

    洪飞鱼看到苏河兴致勃勃,准备进入玻璃制造车间。

    他立刻拦下来,道:“秦王殿下,融化制造玻璃的材料,需要极高的温度。

    熔融状态下的玻璃,稍微碰到人体,人就直接被烧成焦炭。

    制造车间危险性太高,我们可以站在外面,透过玻璃墙,观看里面的情况。

    我们成功之后,玻璃熔炼的炉子一直在运行,炉子没有熄过火。

    炉子熄火,炉内的玻璃变成固态,整个玻璃制造生产线,就直接报废了。

    重启整个生产线,需要重新进行调试,耗费很长时间。”

    苏河听到洪飞鱼这么说,他也没有头铁想进入车间。

    制造业的生产车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意外,造成工伤。

    生产车间出现意外,只能通过详细检查和安全培训,尽量减少发生危险的次数。

    想要避免意外,那根本不可能。

    “好的,我就在外面剪彩。

    生产车间工伤多吗?”

    洪飞鱼听到苏河答应下来,他松了一口气。

    “秦王殿下,在尝试玻璃配方,玻璃熔炉因为配方的原因,玻璃溶液多次溢出。

    导致二十六人死亡,五十七人身体残疾。

    我们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明末逐鹿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风啸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啸木并收藏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