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嘛……”周至撕开一点桃子顶上的皮“从这里吸!然后慢慢揉捏周围,等到吸不动了,桃子皮和里边的桃子肉已经自动分开了,再撕开皮吃。”

    江舒意试着吸了一口“嗯,真的很甜。这桃子真好吃。”

    这种吃法让女生们非常满意,除了梁红“死肘子!刚刚为什么不教我这样的吃法?!”

    “我教得着你吗红姐?”周至哭笑不得“有句老话叫你吃着果果,别人在给数着个个。我可一直看着呐,&nbp;&nbp;你吃第四个的时候,我都还在树上!”

    这次来的主要就是要去蜀都的二十人团,经过这次活动,大家的交情又深了一层。

    尤其是男同学,自大膨胀得不要不要的,感觉自己一下就长大了,拥有能够保护女生的能力了。

    这种心态先不说对错,&nbp;&nbp;至少对接下来的游学之行,是大有帮助的。

    两天后,夹川中学开始了新学期报道,而参加游学的同学,则集体前往蜀都。

    这是夹川县第一次有这样的活动,夹川新闻台还进行了报道,县里和天化厂做了沟通,调剂了一台巴士作为孩子们赴蜀都的专车。

    带队的是初中部的政治老师,五十多岁一个和蔼慈祥的老太太,叫赵。

    而她的课,将由赵尚中来代。

    上车之后就是分组,赵将名单宣读完,就发现江舒意眼圈红了。

    “江舒意你怎么了?这次游学是高兴的事儿,怎么才出夹川就想家了?”

    周至举手“赵老师,我想让舒意和我一组。”

    “哦?”赵有些纳闷“名单上你们文科班是穆如云、江舒意、张路去四中,你和张辛夷去七中,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有点小问题。”周至说道“老穆和舒意都是乡上的初中考入县里来的,&nbp;&nbp;张路的性格和他们一样,三个人都比较内向,不太喜欢和陌生同学相处。”

    “我们文科班的三个同学肯定和其它理科班的同学不在一起,老穆和张路数学都比较突出,分到两个组里,各自去一个学校,这样更加平衡。”

    “所以赵老师,我觉得和老穆互换一下,比较好。”

    老太太感觉周至说的的确有些道理,倒是从善如流,对几个人问道“你们觉得呢?”

    张辛夷的语气里一副实事求是的淡然,没有表露出一点帮周至的意思“我觉得周至说的有道理,我和周至的数学都不算突出,我希望和穆如云结对子。”

    “那如云和舒意,你们的意思呢?”

    穆如云也是一本正经“周至说得对,如果蜀都的学校有什么活动之类,我和辛夷搭配着来,而让周至带着舒意和张路参与,效果要比现在的分组好得多。”

    “舒意你呢?”

    江舒意没有说话,只是狠狠地点了几下头。

    赵好像看出了什么,&nbp;&nbp;不过也没有多说,&nbp;&nbp;只笑眯眯地点头“好,那就这样,文科分组周至和穆如云交换。”

    “周至、江舒意、张路去四中;穆如云和张辛夷去七中。”

    没有闫霄那样的捣蛋鬼瞎起哄,不过方文玉和何咏梅却带头鼓起掌来。

    周至脸皮厚,笑着转过头和身后的小伙伴们招手表示感谢,还和老穆就跟电影里同志相见那样握手庆贺。

    而江舒意却低着头,顶在前面座椅靠背上,虽然已经破涕为笑,却害怕死了大家看到自己现在的表情。

    ……

    ……

    蜀都第四中学的前身,乃是两千多年前的一名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的文翁石室。

    办学十七年后,汉武帝下令全国效仿,因此它还是中国的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

    后蜀开始,曾在石室刊刻石经,北宋时继续补刻,直到宣和年间才将十三经全部刻完。

    文翁石室创立不久,即以学风卓荦,人才辈出而名冠西南。之后的两千多年里边,文翁石室都是学校,未有中断也未曾迁址。

    这里先后分别是石室精舍、蜀郡郡学、蜀国太学、益州州学、孟蜀太学、蜀都府学和锦江书院。

    学校出了一大帮的大名人老师和学生,司马相如,郭沫若、李劼人、王光祈、何其芳、曹葆华都在这里学习或者任教过。

    可以说从这所学校建立以来,它就是整个蜀川甚至整个中国西南地区,最好的学校之一。

    能到这里来游学,周至和他的小伙伴们,都带着朝圣的心态。

    不过和如今所有的学校都类似,因为国家需要,有些重理轻文。

    学校的老师们还是很热情的,曾经到过四中的刘副校长亲自在门口迎接十名夹川同学,将他们带到会议室开了个四中悠久历史,优良学风以及辈出名人的介绍会,还给所有同学发放了一套校服,之后还有教材、教辅、课程表、饭票,最后才安排宿舍。

    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之乘风而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二子从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子从周并收藏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