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九月,复兴2000演习结束三个月,临时调令。

    “绝密命令:抽调方战同志,作为军事援助人员,于本月二十日,前往军事援助团报道......”

    军事援助团?

    这是让我去海外!

    方战经历短暂震惊,迅速平静。

    大脑高速转动,分析这道调令背后的意义。

    第一:军事援助,必然是在战争地区,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总部领导需要我见识真正的战场,也就是需要我加速成长。

    第二:近期军报关于信息化文章多了起来。

    两者结合,结论:没有意外,《论信息化作战》的具体模式合成化试点建立,会在我参加军事援助任务期结束后开启。

    概率80%。

    作为一名优秀军官,时刻关注军报,了解动态、大势,是必修课。

    上尉大脑瞬间得出军报最近关于信息化报道,环比增加17%,同比增加22%。

    “另外,加上复兴演习首长释放两个信号。”

    “由我负责合成化建设概率达到百分之百。”

    一秒内,方战分析结束。

    复兴演习期间,总部上将对他的赞誉,方战自然在事后有所耳闻。

    以总参谋长身份,任何一个公开场合动作,都没那么简单。

    再加上演习总结会议,首长允许军官流转, 但对其它军区交换自己不可置否。

    已经足够说明,路线早在三个月前被规划好了。

    以上,就是上尉判断的基础:突如其来的抽调,是一个让自己见血的过程,为下一步路线铺垫。

    这里涉及一些野战军官群体才能理解的复杂原因。

    既被定义为特殊军官人才成长过程和战争关系。

    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目前的时间节点,野战少壮派将领群体,乃至高级军官群体,百分之八十经历过战争,也就是中楠半岛战争。

    当初十年轮战,各军区轮流抽部队上前线,促成一批中坚成长。

    然而问题是,随着八十年代远去,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军官,参战机会越来越少。

    或者直白点,已经没有机会了。

    注意,高级军官和方战上尉认知里的见血。

    第一,不是指边境小规模不明身份武装罪犯冲突。

    第二,更不是指小规模特种作战。

    而是真实战争。

    战争和战斗两个词间概念差距很大。

    举个例子,譬如特种部队指挥官具备天花板上限就是大校。

    晋升少将,那不可能。

    道理很简单,让最多指挥过几百人特种兵的何志军、铁路、雷克朋,或者安然之类,给他们A集团军,或者任何一个集团军参加一场战役,简直特么是犯罪。

    对,战争不是战斗!

    里面包含战役和战略。

    还没有一支特种部队称呼自己为战略部队。

    所以,别看基层土,将军的摇篮。

    而目前,几乎唯一培养军官见识战争的方式,就是军事观察员和军事援助教员。

    典型例子,薛岳武将军走的就是这个路线。

    方战迅速签署调令。

    同时询问。

    “校长,学业的事情怎么办?”

    刘向东中将同样清楚调令意义。

    然而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中将和煦道。

    “方战同志,以你的进度应该自学完装甲指挥了。”

    不等上尉回答,刘向东以肯定语气道:“装甲指挥和步兵兵种战术系,不需要你答辩,可以直接双硕士毕业。”

    “如果你想读博士,陆院保送。”

    “当然,暂时挂职读博,未来毕业,需要你按照课业完成论文和答辩......”

    中将大开绿灯。

    装甲硕士和步兵兵种硕士根本不会卡上尉。

    别的不提,上尉砸出的一系列王炸绝对够用。

    论后勤保障,论巷战战术标点测算,随便拿出来一个,当硕士毕业论文都大才小用了。

    尤其是论巷战快速战术标点测算。

    步兵兵种战术系甚至愿意直接给上尉博士称号,考虑过于惊世骇俗,被否定了。

    “所以不答辩,也不考试么?”方战眨眨眼询问。

    刘向东摇摇头:不需要!以你的恐怖记忆,理论考试只是浪费时间,何必做无用功。而自从你入院,实操全A+,也没必要再考。

    这句话一出,足以说明中将对上尉的看好和信任。

    咳咳!方战咳嗽一声,腼腆微笑。

    “校长!”

    刘向东:“有事直说,陆院能给你解决的一定解决。”

    方战深吸一口气。

    “不瞒您说,过去三个月,我顺便把陆军战役学、战术导弹兵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特种兵:我真不懂战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特战王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特战王者并收藏特种兵:我真不懂战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