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士官作为公路引导,挥舞红黄两色旗帜!

    “坦1,坦2,坦3,间隔15米!”

    “装1跟上,间隔20米!”

    “自行高炮1车,交错5米,间隔10米!”

    “工程车辆1,间隔25米!”

    “142运兵车,间隔15米!”

    ......

    高效、精准、快速的指挥动作,让庞大复杂到极点的陆群单位,迅速完成机动混编,按照三辆坦克一辆装甲车一辆自行高炮车和一辆工程车及运兵车进行编组作业。

    而每三组之间,有一辆连指挥车辆,每九组之间,有一辆营指挥车组和自行火箭弹车组......本次混编机动的特点,以密集防空为主,出动了H军三分之二高炮队伍保障!

    一场庞大的战略突击拉开序幕。

    d师这么大的动作自然瞒不住A集团军。

    A军不间断起飞的歼8战斗机担负了侦察工作,早在d师修复地面油料单位后,它们的动向资料就源源不断出现在陈啸虎面前。

    少将盯着巨大的沙盘,转向身边的副参谋长道。

    “薛岳武准备突击决战的战略意图明显,d师混编机动作业油料单位比重很高,看来这位H集团军的虎头,是准备一口气破掉我们东线的防御了。”

    d师战略意图围绕台城,要么对C师打突击,要么打防御。

    此刻,战突师南下,第一战突师打防御概率低于40%。

    原因有两点。

    第一,静止状态且分散的装甲,战场威慑力远没有运动过程恐怖。

    第二,根据侦察机的航拍照片,d师携带大量油料。

    综合以上因素,d师准备吃掉装甲C师的战略意图达到70%。

    “昨天的两个战术集结标点作业做的不错,反坦克地雷布置能迟缓d师一个小时机动。”

    “但这样还不够!”

    司令部高级军官集体望向A军大佬。

    陈啸虎严峻的面孔一丝冷笑。

    “A军得教教虎王,为什么我们A军以快反著称!”

    “突击!不是他想打就能打!!!”

    将军话音落下,众高级军官毛孔瞬间耸起。

    又是一个狠人,霸道无匹。

    教H军什么叫快反!

    厉害了!

    热血沸腾!

    少将声音冷冽道。

    “命令,集中A军全部陆航,把C装甲师机步团、P师机步团,所有单兵反坦克武器,送到203公路,距离台城45公里,纵线埋伏!”

    “命令,以A军陆航为诱饵,吸引d师,低空骚扰,破坏其机动侦察体系。”

    “命令,歼8起飞,集中轰炸!!!”

    “命令,C装甲师,做好诱敌深入准备!”

    说到这,陈啸虎稍微停顿。

    “方上尉的纵线爆坦克战术不错,但太小家子气。”

    .. ....

    台城,适合d师集群展开突击的位置分别在台城东北40/60公里两个战术标点位置。

    陈啸虎直接判断d师会选择第二战术标点,也就是距离台城40公里位置展开突击。

    他判断的理由很朴素。

    单纯减法。

    20公里距离可以让d师装甲稍晚承受火力打击。

    毕竟纵线防空和突击防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

    很明显,密集机动防空,高射炮和战术导弹营会让d师生存效率极大增加。

    而突击过程防空,d师只能依靠战斗机。

    少将提前5公里埋伏选的点也很毒辣。

    机动展突击过程最考验战役陆军群的协同。

    很致命的时机和位置选择,可以高效破坏d师组织能力。

    少将下达完命令和方战小家子气总结。

    众多高级军官狂吞口水,脸色震惊。

    能说啥?

    军长果然比上尉牛哔大气百倍!!!

    上尉只是用步兵营节节消耗。

    军长用陆航团做诱饵,破坏d师侦察体系,够狠。

    是的,这里涉及d师侦察体系。

    我们要知道,机动过程的d师,会放出武装侦察部队,技术侦察部队,左右两翼延伸两公里内,保护中间的地面装甲运动,防止遭受伏击。

    简单来说,陆群是一个立体的推进作业体系存在。

    正常情况下,想打伏击难了点,因为d师根本不会给A军单兵接近坦克队伍三百米以内的机会。

    但陈啸虎手笔逆天,以陆航团为筹码,配和精确的伏击节点选择,高度针对d师模式节奏,给纵线爆坦克打法增加绝对保障......

    大战一触即发。

    但,令人咂舌的是,最先打起来的战斗,还真不是东线!

    而是西北一线!

    双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特种兵:我真不懂战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特战王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特战王者并收藏特种兵:我真不懂战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