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时候,b队装甲车掩护的两名反坦克手半跪在地面扣动扳机,发射导弹。

    一股带着白色尾焰的导弹击中高城迂回组战车炮塔,演习用传感器顿时冒出白色浓烟。

    装甲战损比:方战输,2换1。

    而相对战场正面。

    b队坦克三排和步兵排面对高城主力。

    在缺少堑壕情况下,第一时间,选择用密集烟雾弹封锁视线,

    步兵重火力组乘机突入到烟雾弹边缘。

    架起三五榴弹和重机枪,对高城部的士兵屠杀。

    哒哒哒!

    哒哒哒!

    班组重机枪狂暴的火力打出封锁火力网。

    高城立刻意识到这是方战提前布置的战术。

    在双方即将装甲拼刺刀距离急转向,然后用坦三排和步兵利用烟雾弹迟缓自己主力动作。

    短短时间,高城一个步兵战斗班的士兵战损。

    步兵战损比:12:1,高城输

    少校非常冷酷。

    “派两辆步战车带着兵冲上去!”

    命令下完。

    指挥军士长伍六一有些犹豫,冲上去代表战术权重里,这一队会被牺牲。

    “连长?”

    少校转头,“必须拿下十三点方向他的后翼!”

    因为运动战因素,原本冲击中段,即将变成冲击后翼。

    没关系!

    只要实际意义上正面战场右翼a队迂回组的三辆坦克坚持下去,主力咬死方战后翼,对高城的意义一样重大0 .........

    运动战的魅力就在这里。

    战斗队形在拼刺刀的火力距离内不断变化,运动态势代表左右翼处于转换中,而双方指挥官,则要根据战场敌我双方的战斗态势,随时评估优化协同,调整火力分配和进攻方向。

    高速度硬碰硬的厮杀。

    实际节奏特别快。

    就像古代重骑士以骑枪互拼。

    裁判组快速记录指挥命令,和两个分队组织效率,至于命令的正确性,需要战斗后写入数据条件,综合战果评估。

    战斗继续。

    仅仅一分钟。

    方战的b队坦克一排最后一辆车组战损。

    索性,矩阵第二波次,坦克二排已经抵近,步兵和装甲兵协同,高城迂回组三辆坦克试图后退,做环绕运动,避开直面第二波装甲硬拼。

    但很遗憾,方战顶着一排全报废就是拼他的主力比高城的迂回组血厚。

    “敌1车,向东转进,测距760,炮火准备,放!”

    “敌4车,测距700,炮火准备,放!”

    轰!

    轰!

    二排三辆车组接连击毁a队迂回组两辆重装。

    剩余一辆加速逃离。

    方战下达命令。

    “右翼,装2、装1,携带重火力组,沿西北线追击,至战斗中线转向,插进去,破坏高城部主力战斗队型。”

    “装1收到!”

    “装2收到!”

    两辆装甲步战车迅速运动。

    从速度上,步战车比96A更快。

    此时,从天空俯瞰,两个坦克连交手大概三平方公里的战斗范围,双方调整速度非常快,装甲机械化在茫茫白雪大地,犁锄一道道痕迹。

    三分钟后。

    战斗变成狗斗。

    双方仅剩的装甲力量,突击交缠,距离百米之内,快速360度环形转动,举个例子,装甲1.1就像两名剑道高手绕来绕去,在找对方破绽,一旦抓停到某个瞬间,发射炮弹,击毁对方。

    这个时候步兵的意义就出来了。

    保护己方坦克,屠杀对方步兵人员,抢占有利阵地,建立装甲之外火力点。

    当然,步坦的意义更多在一泻千里的装甲冲击对方防线。

    当双方交战区域被限定,注定最终这是一场坦克装甲狗斗。

    拼的是指挥节奏对狗斗的组织率......

    十二分钟,b队在战场最后一辆装甲报销,整体结果出现

    a队,损失坦克六辆,装甲步战车3辆,步兵四十名。

    b队,损失全部坦克,全部装甲步战车,步兵二十名,剩余七十名步兵失去对装甲作战能力,被判定战损。

    最终裁定,b队全军覆没。

    装甲损失:1:

    重点重复规则:缺少重火力和堑壕掩护的步兵,面对装甲突击,一律视为战损。

    其余,双方战后指挥系统完备程度。

    a队,高城及六名军官战损。

    b队,全部战损。.

章节目录

特种兵:我真不懂战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特战王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特战王者并收藏特种兵:我真不懂战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