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吾孙!可治一国也!

    “查!”

    “一定要查出来!”

    “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胡亥很在意始皇帝的态度,哪怕他再怎么弱智也知道在目前这个阶段,始皇帝的态度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同时,这样的事情也让胡亥产生了一丝危机感。

    是父皇对自己不喜?还是自己又出现了竞争对手?

    是大哥可能被复起?还是自己的哪个兄弟被始皇帝青睐?

    “确实要打探一番,但是公子不可心急,陛下出巡,公子滞留咸阳,更不可乱生事端!”李斯点了点头。

    “这件事我会替公子打探一二,公子切要谨守自身,万不可插手政务!”李斯语重心长的告诫。

    咸阳!

    那是大秦的都城!

    留在咸阳吃力不讨好不是说说而已。

    始皇帝大巡天下,咸阳乃至于关中,出了什么问题,必然是要被问责的。

    尤其是胡亥的身份和官员也有所不同。

    胡亥是皇子,法理上来说是拥有继承大秦的可能性的,更不用说如今胡亥的势力已经逐渐成型。

    可是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看清楚现实。

    咸阳不会因为始皇帝的离开而不属于始皇帝。

    相反,如果始皇帝不再咸阳的这段时间内,胡亥插手政事,亦或者有什么动作……

    这对于始皇帝而言必然是难以接受的忤逆。

    胡亥沉默的点了点头,只是脸上的焦急是掩盖不住的。

    李斯也没有再多说,这次胡亥滞留咸阳,赵高不跟随始皇帝大巡天下反而成了一件好事。

    赵高是个聪明人,知道始皇帝不再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若是赵高跟随自己一块陪伴始皇帝出巡天下,只留下胡亥一人以及杂七杂八的门客留在咸阳,李斯反而会担心胡亥生出来什么事端。

    ……

    又是几天过去,名单拟订完毕,大家的工作都有了去向,到底是留在咸阳还是跟随始皇帝大巡天下已经大事落定。

    接下来就是开始筹备大巡天下的起步工作。

    这样重大的行动当然不是说走就走,所以李斯和蒙毅的工作比较紧迫。

    而将作少府那边,第一批书籍,合计将近六万本已经刊印而出。

    其中主要分为兵法,诗经,政论三个方面的书籍。

    剩下的工作仍然在源源不断的展开当中。

    “凡天下大事,自关中而起!”始皇帝赵彻说道。

    “小稚奴认为应该怎么做?”

    赵彻沉吟片刻后开口道:“自关中开始,遍发书籍!由官府控制买卖!”

    始皇帝点了点头接着问到:“贵族钱财广泛,倘若皆买来付之一炬何如?”

    这是一个必须值得重视的问题。

    贵族,有钱!

    贵族,有权!

    由官府控制买卖,必须要面临一个问题。

    贵族和官府会不会狼狈为奸?

    面对这样的釜底抽薪的政策,千万不要怀疑贵族的行动力。

    他们有钱有权,可以第一时间将官府的书籍全部买下来,然后付之一炬,亦或者藏入家中。

    市场冲击永远如此。

    只要保持知识的不流通性,那么知识本身依旧是十分昂贵的。

    只要贫寒士子买不到书籍,那么贵族依旧掌握着知识的定价权。

    但是!!!!

    “让他们买罢……第一批书籍不用定价太低。”赵彻笑了起来。

    这个问题赵彻早就想到了。

    是!贵族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来降低知识的流通性。

    譬如和官府勾结,某些地区书籍运输途中下大雨了,或者库房烧毁了……

    或者说自己掏钱把这些书籍买回来!

    但是有用么?

    科技技术带来的变革就是……有些东西是无法阻止的。

    造纸术以及印刷术的廉价成本就摆在这里。

    你敢买我就敢印,贵族肯定不愿意让知识大规模流入市场毁灭他们的生存根基。

    贵族是有钱,但大秦无所谓啊。

    将作少府数万匠人,再加上隐宫几万工作人员,实在不行把骊山刑徒也给拉出来。

    你能买走多少?

    贵族的所有行为只能够暂缓知识的大规模流入市场,而无法阻止。

    因为造纸术和印刷术已经出现了,知识是可以被源源不断以廉价的成本生产出来的。

    至于和官府勾结?

    私自毁坏书籍?

    那大秦刚好又有了动刀子的借口。

    六国之地的官员有很多都是本地抽调,甚至始皇帝自己都不知道哪些是忠诚于大秦,哪些是六国余孽0

    如此一来,大秦反而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认清楚各自秉性,作出应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秦:从弃婴到千古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没头脑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没头脑啊并收藏大秦:从弃婴到千古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