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直接把六国大贵族的根基给抽了!

    他们手中的知识将一文不值,他们所谓的藏书将不值一提。

    六国苦秦,寒门何不苦这群大贵族?

    始皇帝很赞同赵彻提出的分化瓦解,但是却不赞同赵彻提出的刊印秦王室藏书遍发天下。

    没办法,成本太高了!

    竹筒的制作,人工的誊抄……

    这些成本不知道要大到什么地步!

    纸张没出现之前,竹筒不仅造价高昂,其本身的传播能力也十分差。

    大秦的国库根本负担不起这么大的工程。

    所有秦王室藏书何止万计?

    遍发天下,要砍多少竹子?要多少人誊抄记录?

    这都是不可估量的人工!

    要知道,竹筒的制作流程从不简单,并不是砍一块竹子就能当竹筒用。

    真正的竹筒是需要精挑细选,经过阴干晾晒最后还要烘烤浸泡油脂……

    至于用帛书?

    开玩笑,帛书可是上好的丝绸制造而成,这玩意比竹筒更贵!

    “好吧……难道没有什么东西比竹筒更加便捷,更加便宜么?”赵彻抬头问到。

    始皇帝刚想说没有,要有老子还能不用?直接给六国余孽来个釜底抽薪。

    接过转念一想,自家小孙子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曲辕犁,蜂窝煤,马蹬马鞍,望远镜,都是出自自家乖孙之手,说不定哪天自家乖孙就弄出来比竹筒更便捷更便宜的东西呢?

    “或许有,说不定小稚奴就能弄出来!”始皇帝揉了揉赵彻的小脑袋,但是内心却不抱期待。

    竹筒用了多少年了?这玩意可不是一拍脑子就能取代的。

    不过对于自家乖孙经常会给自己惊喜的属性,始皇帝留了三分注意。

    只是这次始皇帝注定要失望一段时间。

    因为赵彻写出这个奏折,只是为了一个合理的动机,并没有打算现在就把造纸术弄出来。

    他需要一个动机,一个七岁的小孩,开始向这个世界发问,难道没有比竹筒更加便捷更加便宜的记录工具么?

    但是造纸术的诞生并不是偶然诞生,其原理也比较复杂!

    一拍脑子拿出来有点不太合适!

    但是有了动机,泡在将作少府研究造纸术是不会令人惊讶的。

    只不过……

    这一次赵彻就没有打算那么引人注目。

    因为造纸术的制作流程十分复杂,涉及原理虽然简单,但是这些流程如果没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就显得十分可疑。

    赵彻先是在将作少府询问了可否制作一种比竹筒更简易廉价的记录工具,将作少府给出的结论是不可能。

    两个月后,赵彻在制造麻布的匠人那里尝试用麻木书写,得出的结论是麻布根本不足以进行书写。

    赵彻丝毫不气馁!

    七个月后,麻布越来越细越来越密,终于达到了可以书写的程度,匠人大喜,却发现这种可以书写的精细麻布的制造成本远超竹筒。

    一年后,赵彻偶然发现碎麻布头经过沤烂以后,过滤出来的纤维可以自然粘合!

    赵彻和匠人们找到了新的方向!

    事实上这个时候,才是制造纸张的真实方向!

    之前的一年都是在走弯路,但是其实是赵彻有意为之!

    因为历史上造纸术的诞生就是受麻布纺织有感!

    赵彻正在一比一还原造纸术的诞生过程,只不过在他的故意引导下,造纸术的进展提升了很多。

    一年半后,第一批麻纸诞生!

    其纤维主要原料来自于纺织后剩下的麻头……

    因为麻纤维比较粗的原因,粘合力比较差,而且上面还经常带有毛刺!

    怎么说呢,擦屁股一扣一个窟窿眼,毛刺还能扎到屁股里……

    匠人们认为这是又一次的失败!

    但是赵彻知道!

    纸,真正意义的诞生了!

    赵彻命令匠人们尝试用竹子和木材等植物纤维沤软沤烂制造纸张!

    第二次的造纸实验再次开始!

    因为没有太多经验,沤纤维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中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赵彻加以修正,但是赵彻自己也不清楚好纸的制造流程具体是什么样,于是到了这个阶段,纸张的研发进度自然而然就慢了下来0

    ……

    时间,就这样不急不缓的过去!

    转眼之间,两年已经过去了!

    如今的赵彻已经长到了九岁!

    值得一提的是,赵彻的身高在这两年突飞猛进!

    如今已经算得上是身高七尺的伟男儿!

    是的,身高七尺!

    这个时代的一尺和后世的一尺其实出入比较大,真换算成国际计量单位的话大概也才一米六一米七左右。

    按道理来说,九岁的小孩是不应该长这么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秦:从弃婴到千古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没头脑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没头脑啊并收藏大秦:从弃婴到千古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