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恰如此地的凤凰一般……只是念及你诗写的还不错,不忍心就此让你沉入江底,做个鱼肉馄饨,这才留下。”

    

    张行干笑一声,然后环顾四面,却只见一光秃秃的土台和几处朽木残壁立在山上,也没什么字迹,根本不晓得是何处,唯独依旧挨着长江,并能在上午的阳光下清晰眺望到江宁城与江心洲,稍微让人安心。

    

    “这是江宁城西南的凤凰台。”

    

    谢鸣鹤在台上认真言道。“当年唐室南渡,人心失措,忽一日,有一条凤凰出现在此山之上,环游数日,一鸣而去。彼时还叫建康的江宁城上下看的清楚,只因真龙若鸟状则唤为凤凰,而凤凰多为赤帝娘娘座下,便以为这是赤帝娘娘给了说法,从此人心安定,就在此处辅佐南唐皇室定下基业。而实际上,按照我家祖上的说法,说是当年真火教的一位女圣在此处修行,唐室南渡,她下令真火教北渡大江,接应流民无数,在江淮安置,得了大功业,终于证位成龙,以凤凰形状腾起。但不管如何,算起来,都已经快五百年,经历六七朝了。”

    

    张行听完,跳将上去,拢手跺了跺脚下土台:“那此地不是凤凰楼,便是凤凰台了?想来当年也曾是一番盛景?”

    

    “不错。”谢鸣鹤叹道。“此处当年既有凤凰楼,也有过凤凰台,屡毁屡建而已……可有什么合适的诗作?”

    

    “有。”张行冻了一夜,也算是跟对方盘桓了半日,晓得对方不会真杀自己,反而渐渐放松起来。“有一首七律诗,但怕谢先生接不住。”

    

    “什么意思?”

    

    “我的这首七律,虽然不够工整,却足以压服当世所有七律。”张行摇头以对。

    

    “自古七律重格律,否则何称七律?”谢鸣鹤冷笑一声。“若是不够工整,天然便输三分,更遑论压服当世所有七律?你可知道,便是这凤凰楼所在,往上五百年,也曾留下几十首极品七律呢!”

    

    “若是这般,何妨一赌?”张行被晒的身子暖起来,却是愈发心情舒展。“我看谢先生也是个体面人,诗好不好,先生自有一番见识;认不认,先生也自有一番气度!”

    

    “赌什么?”谢鸣鹤在阳光下反问。“是放你离去吗?”

    

    “可行吗?”张行再度反问回去。

    

    “当然可行。”谢鸣鹤当即应声。“你且做诗来……”

    

    “敢问对岸是何地?”张行稍作思索,却并不急作诗,反而伸手一指。

    

    “山……”谢鸣鹤幽幽以对。“虞王身死之处,不肯过江东之地。”

    

    张行讪讪,复又指向江心洲:“这江宁前的江心洲可有别名?”

    

    “好像叫梅子洲,像一颗细长梅子,也可能洲中产梅。”谢鸣鹤对答妥当,催促不及。“你的七律呢?”

    

    张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腰间无套绣口刀取出,倒持给对方:“我来念,先生可以仿效我家巡检,刻在这台上,台上没地便刻在山石上。”

    

    谢鸣鹤看了对方一眼,隔空卷过刀来,反而失笑:“倒是有几分气势了,可惜无酒!”

    

    张行冷冷摇头,气势愈盛:“诗若好,足以醉人。”

    

    “吟来!诵来!”

    

    谢鸣鹤一跃而起,左手真气凭空冒出,宛若实质藤蔓,缠住一处山石,右手运气出来,刀锋为绿光所遮,绽放青光,宛若流水。

    

    张行毫不犹豫,脱口而出:

    

    “昔人已化凤凰去,此地空余凤凰楼。

    

    凤凰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木,芳草萋萋梅子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谢鸣鹤一声不吭,手中绣口刀笔走龙蛇,在石头上书写完毕,却又立在山石下,久久不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黜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榴弹怕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榴弹怕水并收藏黜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