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内除了沈愈与服务生外,个个都是在古玩行中有名望有地位的大古董商。

    说起来钱来虽然不如郑从远多,但是每个人也早就财富自由了,根本不缺钱。

    说白了,他们也不是很拿郑从远当回事,多郑从远这么一个大主顾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不会对其卑躬屈膝的说,您先请,您怎样的。

    而郑从远既然喜欢玩古董,那么一切也得按照古玩行的规矩办,老前辈没看,后辈自然是没资格看的。

    李翰林摆摆手,“我就不看了,还是让沈愈看看吧。”

    “我?李伯伯,我这点能耐鉴定康熙官窑青花可不行啊!”沈愈连忙推辞,他这次来只是想混个脸熟,并不想出风头。

    李翰林一瞪眼,“让你看你就看,你是沈老的独孙,按照辈分,除了我与老钱外,这里就你最高,快去,用点心别折了沈老的威名。”

    既然李翰林提到了祖父沈重楼,沈愈是不看也得看了,他也不磨叽,用湿毛巾擦了擦手,再用干毛巾擦干后,快步来到了八仙桌前。

    一上手沈愈就感觉这笔筒不错,温润如玉,很有些清代官窑的意思。

    翻看底款为“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看到这里沈愈双眉微微一蹙,不过马上又舒展开来。

    “算了,还是用特殊能力看一看吧!”

    默念一声鉴宝,一团浅蓝色宝光在笔筒上方三寸处凝聚而出,如蚕豆般大小。

    “这???这是晚清的?”

    沉默了几秒,沈愈马上做出了决定,“算了,一边看,一边再找漏洞吧,先找点烂大街的鉴定技巧说说,随机应变!”

    沈愈现在真还找不出这笔筒假在哪里,但既然来看了,终归得说点真东西出来。

    钱老可以说模棱两可的话,那是因为人家的地位摆在那里。

    沈愈自问自己要说与钱老差不多的话,那只能被当做眼力不行,知识不够,并且李老也不会放过自己。

    对于青花瓷,沈愈早已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轻咳一声,马上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清代的青花瓷以清三代最为有名,就是康雍乾这三朝,其中雍乾两朝青花又逊色与康窑,康熙青花虽然比不过明代青花但相差也不多。

    “康熙青花有三大特点,色泽鲜艳,层次分明,题材多样。

    “色泽鲜艳对于鉴定康熙青花很重要,但用词语很难表达!

    “因为一个颜色鲜艳与否,得分人看,就跟人穿衣服一般,有的觉得这件衣服的颜色够鲜艳了,但有的人觉得还不够。

    “所以必须把两件东西,或者几件东西对比一下才能看出哪个更鲜艳来,咱们现在也找不到清代其它的官窑瓷,所以无法说这个笔筒的发色够不够鲜艳。

    “但有一点,时间越早,青料越好,青料越好,色泽越好。

    “元青花,永宣青花为什么这么牛,为什么这么好?很大原因就是有苏麻离青。

    “后人的技术也许会变差,但没有好的青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巧妇也难成无米之炊。

    “如果一定要说色泽,我个人觉得这个笔筒的发色达到了康熙官窑该有的色泽浓度。”

    沈愈说完,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同时扫了一眼在场的众人,除了李翰林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外,其他四人都是面无表情,不置可否。

    。

章节目录

古玩之金瞳鉴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捡漏不捡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捡漏不捡钱并收藏古玩之金瞳鉴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