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运现在的心情很焦躁。

    远不如表面看起来这么的儒雅,这么的信心十足。

    很简单,二十多分钟过去了,他还没有找到任何一个高于20000元的漏。

    一个也没有。

    瓷器区已经看了接近三分之一,唯一一个可以称作是漏的,当是一个民窑“西厢记青花大罐”。

    乾隆朝的,胎釉不错,烧制的也还算精美,属于外销的贸易瓷,买下来的话大约能赚个一万多不到两万块钱。

    并不是稳赚。

    民窑的物件哪怕估价时可以赚钱,最后也不一定能赚到钱。

    主要是因为不好出手。

    除康熙民窑外,清代的民窑瓷一旦超过万元往往就不是很好出手。

    这并不是一句艺术价值不如官窑,或者画工随意,胎釉粗糙就能概括的。

    民窑其实有不少好东西。

    除了存世量多算是一个弊端外,主要是民窑的瓷器说起来没什么牌面。

    收藏一个罐子,别人问起来,这是清三代的官窑或者是明代官窑,那特有面子。

    一说是民窑,估计会冷场。

    所以有钱的藏家宁可多花点钱买官窑收藏,也不愿意低价买民窑。

    收藏的大买家本身就是一些商人。

    商人要的就是名气!

    “难道是宣德楼提前得到消息将好物件都藏了起来,不然为什么一件拿的出手的东西都没有?这些破烂如何对得起宣德楼古玩大店的名气?”张启运暗暗问了自己一句。

    “不,不可能!”

    “不管是东江古玩协会还是这宣德楼都不敢这么做,一旦捅出来,颜面直接扫地捡都捡不起来!”张启运马上推翻了这个有些可笑的想法。

    摇了摇头,他拧开带来的水杯喝了一大口浓茶开始继续寻找。

    时间急迫,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

    “青花葫芦瓶,品相不错,可惜依旧是民窑的物件!”

    “斗彩鸡缸杯,看不到贼光应该是个老物件,只是单单绘工这一点就不过关,烧的也实属一般。”

    “青花梅瓶,做旧的,表面有海水腐蚀的斑块,看起来像是水里的东西,不过明显用力过猛,露出非高岭土的胎质。”

    “将军罐,真底假罐,造假时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不过也只是能骗骗刚入门的。倒是宣德楼能明确写上是真底假罐让人敬佩,名店底气名不虚传,待会可以买下这个罐子,嘉庆官窑的底足也是可以收藏的。”

    “珐琅彩玉壶春瓶,赝品,工笔画不过关,并且气泡斑点皆备,这若是真品在当时就得被摔烂,根本不可能流出瓷都。”

    又连续看了架子上的几十件瓷器,没一件可以入眼。

    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张启运的心情再次焦躁起来。

    抬头看看沈愈,此时的沈愈正聚精会神的观察那幅鹤画。

    看沈愈也没有什么进展,张启运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双方都没有找到预期的大漏,那么时间会往后再推半个小时。

    继续找!

    从架子上搬起一个青花大罐后,张启运微微愣了愣。

    让他愣神的并不是手里的这尊青花大罐。

    而是青花大罐后面另外一个罐子。

    架子深处有一个短颈直口,圆肩鼓腹好似酒坛般的瓷罐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斗彩!

    是一件斗彩瓷!

    罐身布有一层薄薄灰尘,看样子至少得有数月时间没有人触碰它。

    此罐既有青花的典雅尊贵,又有彩瓷的华丽色调,极为惹眼。

    纹饰也很是精美,绘的是带有吉祥意境的瑞兽图。

    看到这里,张启运的心脏砰砰跳了起来。

    天字罐!

    这是一个天字罐!

    就是底部没有年号只绘一个青花“天”字款,与斗彩鸡缸杯齐名的“斗彩天字罐”。

    天字罐的这个天字,并不是天子的那个天,而是“天地玄黄”的天。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千字文这前十六字在古代时常常被用来给收藏的古玩以及器物排序。

    “天”字为首,表示这个罐子非常的珍贵。

    事实也是如此,天字罐从古至今都极为珍贵,此器型创烧于明成化时期,乃是成化帝朱见深为贵妃万贞儿烧制。

    当初烧的本就不多,六百多年过去了,现在整个收藏界包括各大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可以确定为真品的不过十几个。

    其中有的还不是整器,比如有的缺少盖子,有的带有一些小创伤小瑕疵。

    甚至乾隆皇帝也极为喜爱这天字罐,内府曾藏有一件带有瑕疵的天字罐,送去瓷都修补时还特意叮嘱,能修补固然最好,万一修补不好也要安全的送回来。

    由此可见天字罐的珍贵之处。

    深吸一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古玩之金瞳鉴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捡漏不捡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捡漏不捡钱并收藏古玩之金瞳鉴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