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慢慢教老李识字。

    开始学习识字之后,老李每天除了装模作样的学习一翻之外,剩下的事情就是不断找不同的书来看。

    别说他本身不懂历史,就算懂,一千年后的历史,跟现在的几十年前清清楚楚的记载的可是两个概念。

    太久远的东西不怎么需要,但是从大唐开国到现在历史,总是要学习一下的。

    既然是来到了唐朝,那么长生大道是别想了,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怎么活下去。

    毕竟传说中自己的老娘武则天可是真能对亲骨肉下得去手的超级狠人。

    尤其是电影里面那句台词:“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

    想起来就让老李忍不住起一层鸡皮疙瘩。

    这种每天看书的劲头,在李治和武则天看来,就是天生聪慧,基本上每天晚上回来都会陪她玩一会儿两人才会去休息。

    不过这多半也是因为现在只有自己一个公主的原因,是唯一的小棉袄,多多少少有些BUFF加成。

    时间一天天过去,从七月到了十一月。

    天气逐渐变得寒冷起来,老李身上的衣服也是加了一层又一层。

    并且皇宫里面已经开始架上了炭火盆,就是一个铜盆,里面放着烧红的木炭,这玩意儿取暖也还行,不过就是有点呛的慌。

    虽然现在的书都是文言文,而且是非常不适应的从右往左读的方式,不过在没有网络和其他娱乐方式的情况下,老李还是耐着性子一点点看下来了。

    开国时期和贞观时期的事情基本上都是随便看看,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便宜老爹李治上位之后的事情。

    其他的事情对老李来说不怎么重要,不过有一点比较在意的地方就是自己那位还没满月就夭折的姐姐。

    以前在网上看到说是自己老娘为了上位所以亲手将其杀死,然后嫁祸给了王皇后。

    然而现在看的这些书里面,只是说安定公主是猝死。

    当然了,就算真的是她杀的,也不可能让个史官在旁边看着。

    但是这一点从逻辑上讲不通。

    王皇后被废已经是自己那个姐姐死了一年多之后了,如果真是她干的,谋杀皇室成员这种罪大恶极的案件怎么可能拖将近两年之久?

    更何况,老李通过这些记载了解到,王皇后是太原王家出身,背景大的吓人,说一声皇室都不放在眼里真不是开玩笑的。

    接着通过卖萌装傻对福公公的旁敲侧击,老李也从他嘴里打听出了不少事情。

    太原王家,那可真是千年世家,不是官二代三代那么简单,人家祖宗十八代都是当官的!

    所以那个时候王皇后基本狂傲的很,春耕或者祭祖这样的国家重要活动经常是说不去就不去,一点都不把李治放在眼里。

    而且根据记载来推断,那个时候长孙无忌还活着,他就是王皇后的支持者。

    假设公主真的是她杀的,凭借强大的背景和长孙无忌滔天的权势也能完全脱罪。

    这种情况下,当时自己的老娘武则天还不是皇后,想要嫁祸给她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背负杀害皇室成员的大罪,一旦三司会审,这事情根本经不起查。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

    想到这里的老李放下书籍,心中思索着,那自己的姐姐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从福公公那里套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来,只知道安定公主是死在大雪纷飞的冬天。

    说不定有什么遗传病之类的,毕竟自己老娘武则天虽然身体倍儿棒,但是便宜老爹李治身体确实不好。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遗传的原因,大哥太子李弘的身体也不怎么好,基本每年都要吃不少药。

    按理说也不对啊,就算真有什么先天性心脏病之类的,死前应该也会有反应,照看公主的那么多宫女和太监就发现不了?

    老李放下手中的书,揉了揉脑袋,感觉这事儿除非让自己去找当年的宫女去问,否则很有可能永远无法知道答案。

    等等,冬天?

    老李突然扭过头,看着旁边架着的炭火盆。

    铜盆里面的木炭已经不像一开始那么通红,烟雾比刚刚略微大了不少。

    坐在原地的老李静止了几秒,随后眯起了眼睛。

    对啊,冬天皇宫里面要烧炭火盆,所以很有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

    看来将来应该找机会问问自己老娘武则天,看看当初发现安定公主死亡之后脸色是不是桃红色,如果是的话,多半就是这样了。

    想到这里,老李摆了摆手:“福公公,炭火不热了,换一盆新的来吧!”

    “是,殿下!”福公公答应一声,马上走过去拿起炭火盆出去了。

    老李将身上披着的羊皮大氅往肩膀上拉了拉,起身走到了宫殿门口。

    看着外面飘然而落的鹅毛大雪,老李陷入了沉思。

    安定公主的死无疑是个悲剧,别说中毒,在这个没有抗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盛唐大公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湛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湛阳并收藏盛唐大公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