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太大的声音,但只要数量够多,那就不叫事儿。

    现在虽然做不出电子乐器,但是只要在乐器面前架个麦克风,声音自然就能通过电流传达到布满整个大殿的音响了。

    但因为技术原因所在,现在的音响多少还是有些失真。

    所以唱歌的歌手以及后面演小品的演员都没有使用,而是尽量用自己真实的声音。

    除此之外还有相声节目,这个倒是引得大殿上笑声不断。

    因为风气开放的原因,就算拿皇帝开涮,也没人说什么。

    比如现在,台上的两个人就说到了怕老婆的话题。

    “你说你,还怕自家婆娘,说出去我都替你感到丢人啊。”

    “这有何丢人的?咱大唐怕自家婆娘的还少吗?”

    “可有凭证?”

    “有歌谣为证啊!这几年流行的回波乐你没听过?”

    “哎哟,这还真未曾听闻,吟诵两句听听?”

    “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

    这句话一出来,全场哄堂大笑。

    让本来接下来还要继续表演的两人也不得不暂时停下,等笑声过去。

    外国使者都能听懂汉语,同样跟着哈哈大笑。

    李月辰更是笑的合不拢嘴,不停的拍着自己的大腿,当真是绝了!

    而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御史大夫裴谈,面对同僚的大笑,更是没心没肺的也跟着大笑,丝毫没有尴尬。

    至于说李显本人,因为冠冕上的流珠太长,也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表情。

    但从不停耸动的肩膀来看,似乎也在跟着笑,对拿自己开玩笑没有一点生气。

    李重润这个当儿子的不敢笑的太厉害,只能低头捂着脸低声的笑。

    ……

    不同的各色节目展示了大唐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也让整个大殿一直保持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很快就来到了子时,司仪盯着放在大殿两侧的钟表,准备倒计时。

    钟表也是几年前研究出来的新产品,大概一人多高,下面有个钟摆的那种,算是比较古老的钟表。

    当然这古老只是对李月辰而言,这种东西基本上只是在电视剧里见过。

    然而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高科技的代名词,不少外国人都花重金买了回去。

    李月辰也想过,这种东西卖给他们,说不定会引发国外的机械革命。

    因为钟表内部就是靠着齿轮传动的,这东西买回去只要拆了研究,说不定就能研发出更多的机械产品。

    不过这倒是无所谓,将来李月辰甚至打算将蒸汽机卖给他们。

    她暂时倒是不担心大唐科技被超过,第一是国外的制度现在跟不上。

    想要有研发科技的制度,外国的那个情况,是需要革命的。

    而这个过程,少说也得几十年,这还是在皇室有决心的情况下。

    若是皇室拿不定主意,那就不好说了,花费几百年也是有可能的。

    更别说蒸汽机卖给他们,如果他们只研究这个而不研究电力,那未来只有蒸汽朋克一条路能走。

    至于说电力,这个东西目前别说外国人了,就算在民间,也是类似玄学一样的存在。

    不少人都觉得这电灯是靠雷电来驱动的,由于如今城内但凡比较高的建筑上都安装了避雷针。

    遇上雷雨天气,经常能看到雷电连接在那些高大的建筑上,所以民间不少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李月辰刻意控制着科技的发展,不让它速度过快,不然还是要将未来发达国家踩过的雷都踩一遍。

    这些东西,她都尽可能详细的记录在了自己写的那本《大唐基建手札》里面,未来这本书会成为皇帝代代传承的一本书。

    而有了这本书,就不用担心未来国外的科技会超过大唐。

    还是那句话,科技这东西是需要不断摸索的,而这本书的存在,就等于为大唐省去了那些摸索的时间,直接告诉他们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就行了。

    可别小看这省去的时间,这就足够保证大唐未来能够走在科技的最前沿了,其他所有国家都要摸着大唐过河。

    至于说这本书上的东西都研究完毕之后,那个时候世界的格局基本上也就定下来了,接下来怎么发展,那就只能寄希望于后人的身上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月辰不把这本书放在工程院,而是要让历代皇帝自己传承的原因所在。

    工程院不能放弃这种摸索的精神,而这本书的存在,只是让皇帝时不时的“偶然”给他们提个醒就好了。

    这就是李月辰给未来的工程院和皇室定下的基调,只要按照这个道路走下去,应该可以避免原本历史上仅仅三百年的国祚。

    ……

    皇家联欢晚会刚到丑时就结束了,大臣们走出皇宫,各自上了自己的轿车回家。

    虽然现在已经有钟表出现了,但大多数人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盛唐大公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湛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湛阳并收藏盛唐大公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