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并没有停息。

    哗啦!

    入夜时分,南岸突然一片喧嚣。

    数十支举着火把的队伍朝着码头的方向快速奔来。

    任宁抬头看了一眼天上。

    他们离开应山大营时是二月二龙抬头,至今已经过了十四天。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此时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岘河两岸。

    周围又没了浓雾,视野良好。

    骑着追风上了一座小丘,任宁掏出望远镜朝河对岸看了过去。

    很快,他皱起了眉头。

    对面来了足足两万士兵,手里都带了寒光闪闪的武器和盾牌。

    后面更远的地方甚至还有无数的牛马在拉着沉重的器械。

    任宁看得清楚,其中赫然有四十架巨大的抛石机和弩车。

    他又仔细看了几眼,这才放下望远镜。

    看来南奉似乎准备在码头上设立防线,想把镇南关的辎重和粮草全挡在海上。

    “将军,这可怎么办?”两位作长也看出了对面的意图,急得都有些坐不住。

    粮草还好说,虎愁关有不少,大可以从陆路运下来。

    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想攻克一座小城那都不容易。更何况下来要攻的还是敌方的都城,那就更不用说了。

    只是隔着宽阔的岘河,仅凭手里的弓箭,他们什么也作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对面靠近。

    果不其然,南奉的士兵到来后根本不理会北岸这边的叫喧,而是呈扇形分开筑起了防御工事。

    一时间对面灯火通明,到处闹哄哄干得热火朝天的。

    任宁看着这幕反而微微一笑,“不用着急。大家退后点,免得被暗箭伤到。”

    虎愁关已破,眼前的抛石机和弩车估计差不多就是南奉最后的家底。

    只要镇南关和百花三郡的十一万将士过了岘河,直接从后方杀过来。这两万余人就是瓮中之鳖逃无可逃。

    所谓的防御工事自然不攻自破。

    在任宁看来,弄这些或许还不如之前往河里扔沙袋,直接堵塞水道呢。

    “来人!”任宁喊过两个传令兵,“去把这里的情况通知镇南关。”

    这几年虽然大战没有,但和南奉的小磨擦也偶尔会发生。镇南关的将军们久经沙场,自然知道该作什么。

    只是传令兵刚走,河对面已经分了一部分人涌向了岘河,又开始了之前采土装袋。

    靠。

    任宁遗憾地磕了磕嘴巴。

    这就麻烦了。对方是打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咻咻!

    见南奉人进了射程,这边箭支纷纷射过去。

    铛铛!

    然而那边有早防备,飞快竖起盾牌,严严密密把挖土采沙的小兵挡在后面。

    任宁眯了眯眼睛:“我们也沿着河岸用沙袋搭几个高台。”

    梁如是两位仟长相视一眼,很快明白了任宁的意思。

    筑高台一来可以保护自方小兵,让他们能放心大胆地躲在后面放箭。

    二来有居高临下有高度优势,对面的盾牌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保护所有人,只要抓住机会就可能把那些抛沙袋的南奉人给干掉。

    不过对面是正规军,轻伤不下火线。不像之前的老百姓一样,只要射中几个,其他人就畏畏缩缩的不敢再靠近。

    因此这样子也只是略尽人事,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真正能起作用还得是尽快过河,围歼了这伙人才是正事。

    但这样的攻击总归还是有点作用的,至少对面畏首畏尾了许多。

    踏踏!

    就在这时,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响起。

    之前派去送信的萧纲终于满头大汗赶了回来。

    “找到镇南关的人马了?”任宁递给他一些水。

    “当然找到了。”萧纲水把一饮而尽,“他们的先头队伍已经带着材料和工具火速赶往断桥处。”

    “只是刚才路过断桥时,我看见河对面有大批南奉人正在布阵,弓箭密密麻麻的,甚至还有几架抛石机。估计那桥想修起来不容易。”

    说着说着,他看了一眼对岸的情况,“就和对面差不多。”

    任宁暗骂了一声,连忙摊开地图借着火光细看。

    地图上岘河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直接把南奉一分为二,除了那处断桥,就没标有其他过河的地方。

    “雷二还没回来?”他问。

    “回将军,雷二还没有回来。”梁如是摇头。

    奔雷的速度很快。只是雷二要去的是南奉都城附近,估计也是一时找不到过河的地方。

    任宁点头,下意识地瞄了眼亲卫身上的穿云箭。

    如果把他们带的穿云箭发射出去,星落主力就算不集体来救援,估计也会派探子过来探看情况。

    届时管路平他们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小兵活下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蓝色星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蓝色星轮并收藏小兵活下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