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无线电报的商业应用,则是和有线电报一样被授权给了电报总局……通讯这东西过于敏感,因此帝国一如既往的对这些敏感技术进行了垄断经营。

    电报总局获得无线电报商业运营的独家授权后,开始向国内的三大电气公司招标相应的无线电报系统。

    大楚帝国里的的三大电气公司也没有让电报总公司失望,很快就拿出来了相关的无线电报设备,其中松江电气公司拿出来的无线电报系统是比较优秀的。

    根据他们的测试,传输距离甚至可以达到三千公里以上……而这依旧不是它的极限,其改进型号甚至有可能达到更远的传输距离。

    而这种大型的无线电报系统,已经具备了跨州通讯的能力,只不过目前的技术还差了点,信号干扰比较严重。

    很快,电报总局就开始下单大规模采购无线电报系统,电报总局采购的这些电报系统,主要会用于商业通信!

    不过,电报总局并不是无线电报的首家用户,实际上连前三都进不去。

    在这之前,军方都已经陆续向三大电气公司下达订单订购无线电系统,同时政务系统里也订购无线电报系统。

    金陵皇宫里,已经在有线电报房之外,设立无线电报方,用于中枢和各地方的联系。

    这就是无线电报对于维护统治的重大愿意……这给了帝国中枢,给了罗志学一种全新的,迅速及时的联系地方和军方的通讯渠道。

    相对于商业应用而言,帝国高层更加看重这一点。

    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相互结合,这能够让帝国中枢极大的加强对各地方,军队的控制。

    除了这两种电报技术外,还有一种通讯技术也作为了重要的补充,那就是电话技术!

    电话技术其实并不困难,在大楚帝国的四十年代里,也就是电气化迅速发展的四十年代里就出现了。

    电话技术同样由皇家理工学院研发,这玩意其实技术原理比较简单,那就是利用声音振动和电磁技术结合起来的一项远距离通讯技术。

    楚国人早期就发现了相关的技术原理,留声机更是在四十年代初就出现在了实验室里,同样也是早早搞出来了电话机。

    只不过早期的电话机纯粹就是一个实验室玩具,不具备什么实用性,因为还是简陋的磁石电话机,早期的些许应用也基本集中在政务领域以及军事领域。

    比如用于架设皇宫和近卫军营地里的通讯渠道。

    直到前两年,皇家理工学院那边搞出来了共电式电话机,才陆续开始小规模的试验应用,不过依旧局限在政务以及军事领域里。

    主要是这一阶段里的电话通讯技术还比较落后,同时也算是比较高端……用人话来说就是太贵,普通人用不起。

    而电话这东西如果无法形成比较大规模的网络的话,那些普通人也用不上……只能是在特定的机构里使用。

    而当代对电话有硬性需求,也能用得起的客户,也就只有政务机构部以及军事系统了。

    这也是普通公众对电话不了解,甚至大部分都不知道的缘故……因为这玩意普通人也接触不到。

    不过不管怎么样,电话技术都已经逐步成熟并开始实际应用了。

    这也意味着承顺五十二年的今天,大楚帝国已经具备了三种利用电磁技术的的远距离通讯方式,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报!

    只不过除了有线电报比较普及外,其他两种都还处于小规模的试验应用当中,并且在未来的许多年里大概率都无法普及。

    比如电话这东西,虽然负责管理,运营商业通讯的机构电报总局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商业运营垄断授权,不过受限于技术还不成熟,成本高昂等问题,想要大规模推广还是难度非常大的。

    这也是和大楚帝国里的整体电气化技术发展以及普及应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当代里,很多城市甚至都还没有建成大规模的电网,连电灯都还没有大规模普及呢……电话等一系列的电气产品想要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嗯,觉得这玩意普及很简单的,可以仔细回忆一下自己家里什么时候安装座机……

    电气化这玩意,发明出来乃至小规模应用其实都不算难……但是想要大规模普及应用就非常困难了。

    这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大特点……那就是看似部分技术已经迭代好多代,但是却是很难大规模普及应用。

    冷知识,哪怕是原时空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年代里,地球上依旧有好几亿人无法用上最基本的电力照明!

    而这一时期里,人类历史上都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甚至有人说已经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甚至是第五次,第六次工业革命了……但是依旧有人用不上电灯,而且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好几亿人口。

    二十一世纪的地球,有的人生活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而有的人还生活在原始社会……

    不信,回忆一下你农村老家啥时候通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雨天下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天下雨并收藏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