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那些政策也就足够了。更何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力和物力倾斜过去,这也就意味着有些人就有可能在这段时间里上下其手了。

    让徐增寿过去,一方面确实是需要帮助小小朱施恩,让小小朱有着更好的名声。另一个就是徐增寿也算得上钦差大臣了,这也是代皇帝去巡视,要严查一些事情。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治理黄淮这样的大工程,各种各样的钦差肯定是少不了的。其实一些勋贵、外戚时不时的外出练兵、巡视,这也是他们的一些职责,这都是他们该做的事情。

    徐增寿肯定比不上徐辉祖,但是也不得不说这也算得上一个比较可靠的人选,很多的事情以他的身份去做,那些也都是比较合适的。

    小小朱牵着朱文坤回到了寝宫,立刻抱怨,“以后咱就不带弟弟玩了,他都走不快。”

    朱允煐忍不住乐了起来,说道,“他现如今才刚学会走路,你非要带着他去大本堂,那是自己找罪受。要是不带着宫女,他拉了看你怎么办!”

    朱文坤笑嘻嘻的跌跌撞撞的扑到了徐妙清的怀里,对于自己被‘编排’这些事情,他一点都不在意。或者也可以说不是不在意,单纯的也就是根本无法理解。

    小小朱立刻忍不住抱怨起来,“他就是拉了,本还是带着走,一下子就蹲那里。也不会提前说一声,都要气死咱了!”

    朱允煐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件事情还真的是朱文坤能够做出来的事情,不需要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刚刚一岁多的孩子,现在根本就不懂一些事情,很多的时候也就是本能了。

    “本来还说让他去大本堂,让他熏染一下文风。可是现在倒好,这就是有辱斯文了。”朱允煐也有些人小鬼大,愁眉苦脸的说道,“咱现在就怕他和文埂一样,文埂就是害群之马,整日就是在大本堂闹事,咱就没见过那般不守规矩的。”

    提到那个侄子,朱允煐也有些无奈,“他还是那般,不是说话就是睡觉?”

    小小朱郁闷的点头,说道,“咱要是责骂他,他就说看了典籍就犯困。他还说去问了二叔,还说二叔也说了,他也是看了书本就犯困。咱都不知道该如何说,咱总不能去怪二叔吧!”

    好像还真的有些道理,看似还真的有那么点有其父必有其子的意味了。朱允熥这也算得上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教出来的儿子只惦记着吃喝玩乐,似乎也算很好理解的事情。

    朱允煐这也算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他的弟弟和侄子,看起来也是一个麻烦。

    想起来了什么,朱允煐说道,“你二叔他们眼看这就要迁去北平府了,这些时日你也该去看看他们。文埂怕是要跟着一起过去,那孩子也是离不得他爹娘。”

    小小朱跟着点头,这些事情他也都是心里有数的。别看朱文埂也确实是纨绔姿态十足,不过这孩子也确实是离不得他的爹娘。

    虽说也可以继续将这孩子留在应天府读书,只是朱允煐也没打算让朱文埂一个人留在应天府。说到底就是孩子能够跟在父母身边成长,那自然也就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而且朱文埂的年龄也合适,现在也不是太小的孩子,跟着迁移过去,也算可以比较快的适应。

    迁都的事情不能说完全的全面展开,只是很多人也都知道已经有序的展开了。宗室开始集体的迁移,包括不少的武勋也都是要跟着一块过去,大家伙也都是心里有数的。

    现在能够留在应天府的宗室几乎没有,武勋人家除了在朝廷任职的,家卷大部分都是要去北平。这些事情大家伙也都是心里有数,甚至有些武勋人家知道势不可为,已经提前让府里的一些人去北平安顿了。

    这就是皇帝的旨意,大家都知道在这样的时刻,还是乖乖的遵从旨意来的更加重要。这个时候有着一些个其他的小心思,这也是非常不现实的事情。

    因为皇帝,那是大明朝的皇帝,不是武勋集团的皇帝,他们对此大概早就明白了。

    毕竟最初的时候,不少人都希望能够在中都凤阳建都,淮西勋贵在开国之初可谓是实力鼎盛。但是那又如何,最终还是定都应天府,洪武皇帝看起来没有多在乎淮西勋贵的感受。

    而现在英示皇帝强力推行迁都,这件事情也算根本挡不住的。那就乖乖的跟着就是,也只能在这个时候紧跟皇帝的脚步了。

    这样的事情看起来不是第一次,似乎也就有着那么一点麻木了,都可以坦然接受了。

    武勋集团的实力再强大那又如何,难道还真的能够和看似越来越高高在上的皇权相提并论?

    武勋集团在开国之初最鼎盛的时候都抵挡不住皇权,这么些年看似武勋压制着文官集团,不过明眼人也都能看出来,文官给武勋的压力越来越大。再者就是这么些年武勋看似有些发展,但是也没少经历各种削弱。

    巅峰时期就不是皇帝的对手,现在自然也就不要惦记着太多了,这件事情不现实。

    同样的道理也是属于文官的,他们最近这段时间看似强大了一点,但是连武勋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皇明皇太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喜欢的猪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喜欢的猪头并收藏皇明皇太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