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指代的正是“魏”。

    这个“魏”姓之人,自是祸乱朝纲的魏忠贤。

    而“平安镇守好桂花”里的“桂”,指的便是明290末山海关总兵吴三桂。

    传说三:开棺见尸者死。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是封建史上的惯例,越是草根出身的皇帝越要奉行这一王道,刘邦如是,朱元璋亦如是。

    那些陪着朱元璋吃糠咽菜、打下万里河山的老骨头,在大明建国以后均成为朝中的顶梁柱,位列公侯。

    以朱元璋的个人立场来讲,他未必想杀掉这些老哥们。

    毕竟,庙堂中的自己高处不胜寒,清冷而寂寞,与这些老朋友的友谊弥足珍贵。

    然而,若不将他们“处理”掉,将来怎么让子孙顺理成章地继位呢?

    这些老将大多没读过几天书,奉行武力至上,他们会服从朱元璋,却未必会服从朱允炆。

    有这样的心态作祟,老朱终于下定杀心,打算在朝中进行几场大洗牌。

    就在这几轮洗牌的过程中,向来嫉恶如仇直言敢谏的刘伯温成了池鱼。

    因为刘伯温曾得罪了李善长、胡惟庸这些人,再加上他平日里说话刚直不受朱元璋待见,所以老朱决定拿他来开刀。

    当时胡惟庸案还没爆发,胡惟庸尚属老朱身边的红人,所以老胡理所应当地被朱元璋当成了杀人之刀,由他来导演刘伯温的死亡。

    此时的刘伯温,已被朱元璋架空。

    胡惟庸听说他最近几日身体不适,便带着一名医登门造访,给刘伯温开了几剂良药。

    谁知刘伯温服下这些药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逐日恶化。

    朱元璋假惺惺地派人去探望刘基,听说他已卧床不起后便“恩准”他回乡养老。

    不多时,刘伯温便病死于家中。

    家人按照刘伯温的遗愿,将其薄葬,棺中仅有一本书陪葬。

    胡惟庸害死了刘伯温,他想要斩草除根,于是便奏疏圣上道:“刘伯温这家伙是个精通风水的奇才,他死之前一定会给自己谋一个风水宝地。想来刘伯温挑的,必是有帝王之气的宝穴。”

    胡惟庸之意已不言自明,他说刘伯温这小子想自己做皇帝,想说服朱元璋将其开棺掘坟,并将刘氏后人满门抄斩。

    此时的朱元璋已噤若寒蝉,最忌讳听到谋权篡位一类的言论。

    朱元璋立即出巡,率亲兵杀到刘伯温的老家,将刘伯温的坟头移平。

    不过,士兵将刘伯温的棺木打开时,众人都惊呆了。

    他们。

    看见了不得了的一幕!!.

章节目录

典藏华夏:我打造节目,对话古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大肉大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肉大鱼并收藏典藏华夏:我打造节目,对话古今最新章节